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92章 读评:传承时间长河中的星星灯火(1 / 1)

吾咿声里漏初长,愿借丹心吐寸光。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元代谢宗可《书灯》一诗,形象地描述了灯在传承文明中的作用。在发明电灯之前,灯与火总是连在一起的。灯火驱除长夜的幽暗,人类不再因黑夜而烦闷、孤独和恐惧。同时,灯对文化的传承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范剑鸣在《长河之灯》中,以梅江边白鹭古镇中,祝独依和薪火等人倾听老姑妈伴着明灭闪烁的油灯进行“讲古闻”的习俗为引,将历史与现实两条线相串联,在故事的发展与独依、薪火、敦煌和祝虎的议论中展现出了时代的变迁与思想的传承。

在小说中,最明显的矛盾是随着时代发展,婚恋观、婚育观的转变。年轻的文学博士祝独依,由于一直没遇到中意的对象,在父母催婚时表达了向往独身主义,被母亲打了一个耳光,便一直躲在闺蜜薪火家里。独依的父亲祝虎找到薪火的父亲敦煌,试图通过薪火劝独依转变观念,谁知薪火却支持独依,声称后悔听从父母匆匆结婚。敦煌和祝虎正在为女儿婚事发愁,正好接到父亲电话,要为改造故乡河村的土屋而招集“讲古闻”——一种赣南梅江的民俗,就带着薪火和独依回乡,试图用先祖灯花的故事来改变孩子们的婚恋观。

在长辈们眼里,结婚生子是一个人的人生必经之路,缺少了就不能算是完整的人生,且他们把传宗接代视为天大的事,“无后”是万万难以接受的。就像有银,甚至不惜去青楼找回所谓的感觉,就只为了能生个孩子。而薪火的父亲敦煌不仅未斥责这种明显有悖道德准则的行为,而是为有银最终未能有子女感到惋惜。

祝独依与父母争执时,被父母斥责:“结婚生育,天经地义,祖宗传下来的事情自有它的道理。”而引人深思的是,与此并提的是灯花被受封建思想荼毒严重的母亲强迫裹脚的场景。在现代社会,压制性的催婚催生是否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裹脚”呢?

婚恋观改变的客观原因显而易见——经济与科技的高速发展为社会,尤其是女性,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而站在女性的角度看,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时代背景不同。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变化,包括女性的角色和地位。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观念的改变,女性逐渐对婚姻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选择。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不结婚,以追求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目标。其二,女性自我认知觉醒。现代女性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价值,更加重视自我实现。她们不再接受传统家庭观念对女性的定义,更不想被视为家庭的主要负责人。她们希望自己能够独立生活,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自己的价值。第三,不确定性较大。把幸福寄托在另一半的手上这种想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是靠不住的,婚前是人,婚后变鬼的不在少数,还有另一半的不忠诚和隐藏家庭冲突也使得许多人对婚姻产生了恐惧。

在婚前,女性可以较为自由地做自己,仅需在父母面前展示自己是一个好女儿,在同事面前展示自己是一个好搭档即可。她们可以自由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理想,她们只需要顾及自己和父母,不需要承担太多的家庭责任。她们可以自主掌握自己的财务状况,自由地花钱,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批准。

但是当她们结婚后,情况就有了很大的变化。她们需要承担赚钱养家的责任,同时还需要扮演照顾家庭的妻子、母亲和儿媳妇的角色。她们还需要保持自己的美貌,成为丈夫眼中的美娇娘,同时还要扮演家务活全包全揽的管家婆。这种多重角色的压力和期望使得很多女性对婚姻望而却步,而且大环境在不停地PUA(精神控制)女性:你要完美,婚前的时候说你要漂亮,你要温柔,你要苗条,婚后说你要奉献、你要无私、你要生一胎、二胎、三四胎,你的身材不能变,你的容貌不能老……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婚恋观的转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种观念的背后,是女性对婚姻中男性角色的重新审视以及对自身独立性的高度追求。她们只是不再愿意为了结婚而压抑自己的生活价值和追求,她们希望通过平等、互相尊重、共同成长的关系,找到真正能够支持和关爱她们的伴侣。她们不愿再为了婚姻而牺牲自我,而是希望通过婚姻来得到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发挥更大的潜能。社会一样也需要进化自己的观念,不能用所谓“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必然要传承”的盲目思想再去枷住女性。无论是选择早婚早育、晚婚晚育还是不婚不育,每一种选择都应得到尊重。社会应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让女性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能够安心地规划自己的婚育之路。当代女性的婚育思想正迈向一个更加自主、多元的新时代。在这条道路上,尊重与理解是不可或缺的陪伴。

文中还有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是老屋是拆除还是保留。蒜头为了此事,特地将后辈们召回来,举行了“讲古闻”的习俗。有的建议让政府拆迁,奖励的钱款大家一分了事;有的建议修旧如旧,让列祖列宗认得回家的路;有的支持拆了,用钢筋水泥重建仿古建筑。这也正反映着当下的社会现实——拆还是留?古老的旧房子,它们是时光的见证,承载着无数个家族的记忆和故事。它们伫立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和风雨飘摇。老宅子见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承载过数不清的故事与记忆。那斑驳的墙壁、陈旧的瓦片,都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沧桑。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的存在让我们能够触摸到过去的温度。然而,当它们慢慢消失,我们是否也在不经意间丢失了那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尊重?当然,并非所有的老宅子我们都要强硬地留下,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是对老房子最好的尊重和保护。那背后的乡情和对亲人间的挂念是最值得珍藏的宝贵财富。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长河之灯》所传达的重要内容。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对于一座城市也亦然。蒜头和老姑妈对保住祖屋的坚持,文中对赣南传统习俗的描述,灯花对仁义的坚守……在一代代的薪火承接中,我们看见了传统文化“拾光”前行。再璀璨的传统文化,一旦失去传承,就只能“泯然众人矣”。余秋雨曾言:“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传承让文化焕发出新,它使“独竹飘”民间技艺传承人杨柳平衡于湖水之上,惊艳众人;它在李子柒的镜头下静静流淌,不温不火却早已道尽岁月,流入人心;它在你亦在我的身上,伴随着民族的脉搏涌动,向世界传递独属于中国的魅力盎然。这些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代代传承的宝藏,也是做为后辈的我们要守护的。

但我们不能盲目地继承传统文化,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落后于时代的部分剔除。在一些地区,传统文化中的迷信和伪科学观念仍然盛行。例如,一些人可能过分相信某些传统疗法或占卜方法,而忽视了现代医学和科学的进步。这种非批判性的继承不仅可能导致健康风险,也阻碍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应用。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老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国潮”流行的当下,将传统传统文化与当下潮流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适应、融入现代生活,在新时代焕发绚丽光彩,真正“潮”起来。同时,还要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传播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推动文化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让千年文脉流淌在“数字运河”中,只有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促进“文化创新”,才能最终产生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产品,这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在《长河之灯》中,还能看到中国文人代代相传的风骨和气节。第四十三章中,郭先生教诲学生们:“你们说的,都是陈炽的过人之处。而我觉得他最重要的是,懂得乱世之中持有家国之心。庚申之变,外国人打进京城,火烧圆明园,国运衰落,世事沧桑,作为文化人当有荆棘铜驼之叹。我们读书人,心中要有一份文化人的骨气,礼崩但乐不能坏。行文由心,如鸟鸣于野,既要有一份清净自洽,也要一份对家园的感应。”风骨与气节作为一种道德风范和信念追求,在我国古代不同文人身上的表现各不相同。风骨和气节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底蕴和基调,是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依凭和标识,是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根底和源头,是他们于熙来攘往的俗世中保持心灵洁净和人格清白的底座和基石。

灯花作为“讲古闻”中的主要人物具有极高的人格魅力。从被养在厅堂里到一个人独当一面,照顾领导着一个家族,她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温暖明亮。丈夫的死亡、有玉的冤死、黑暗的政府、他人的陷害……她并未退缩,凭着强烈的信念感和聪慧机敏,一双小脚领着家族走过了长长的路。文中的喜妞形象也令人为之颤动,她是黑暗时代的长河中的牺牲品,为了隐藏有银的消息,她一直被郭屠折磨。实在受不了折磨的她选择献身区长,将郭屠抓去了当兵。最后嫁的丈夫意外死亡后又被郭屠迫害,无奈装疯。就连后面想找她的有银也不过是想要“有个后”而已。她一生辛酸,但依然选择在黑暗中点一盏灯,增加一点点光亮,隐名助学。她们的经历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下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尤其是女性的不得已。文中对抓壮丁、下层官吏欺压底层百姓等事件的描写真实细致,展现着当时的历史。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腐朽昏聩的大清就此终结。1912年1月1日,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民国正式建立。此后,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直到蒋家王朝,城头变幻大王旗,走马灯似的轮流转。剪掉了辫子的国人们却根本没有感觉到新朝新气象,依然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逃荒的母亲和襁褓里的孩子、挖野菜果腹的老人,饿晕在路边的小孩……这些都是民国初期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生百态。

《长河之灯》采用了创新的写作手法,以赣南民俗“讲古闻”的方式将故事娓娓道来,同时在每章有祝独依、薪火、敦煌或祝虎的议论,使小说更有画面感,仿佛电影在读者面前放映,情节一幕幕上演,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富。其中,对白鹭古镇等地的描写颇具地域特色,蕴含着浓厚的赣南气息,梅江“从这里来,到那里去”,溢满了作者对赣南地区的依恋与热爱之情。时间长河中的灯火在缓缓摇曳,我们需传承精华,撇去糟粕,让这灯火得以长灭不熄。(孙文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