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连阴雨,昨日身体不适,就医后做了个小手术,原以为可以顺利治疗,不想今日术后发热,昏昏沉沉,是在无力更新,最近几日会尽量保证更新,万望见谅给大家分享一篇李玉用老先生和陈悦老先生的内丹道的历史嬗变与文化内涵。)
道教自东汉中后期形成以降,迨及隋唐,外丹
黄白之术逐渐转向以存思、静功和气法等为主要
表现形式的内丹路径发展。但“道教文献对内丹一
词存在着不同的使用方法,有时总称内修之事为内
丹,有时以气法为内丹,甚至有的外丹经典将合制
某种特定的外丹亦称作内丹。至于内丹道教所主张
的经典意义上的内丹,在唐以前不过只为钟吕内丹
道派所严格执守。”〔1〕本文则尝试在钟吕所开创和
弘扬的经典内丹道基础上,论述内丹道的历史嬗变
并阐发其文化内涵。
一
一般认为,内丹是在外丹之后出现的。魏伯阳
的《周易参同契》是汉代金丹术的着名经典,其中
有一些可以阐释为内丹修炼的内容,这是葛洪、陶
弘景等人已经察觉到的,然因理论旨趣和时代囿
限,葛、陶等道教学者并未对《周易参同契》表示
出应有的推崇之意,所以,《周易参同契》在当时及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主要被当作外丹之作品。
真正从理论上赞同并竭力阐发《周易参同契》
对于修炼之价值的,隋代罗浮山道士苏元朗实是
第一人,所以说,真正严格意义上或狭义上的后来
发展为宋元道教主流的内丹道理应追溯于此。据
相关文献研究,苏元朗开始将寻求长生之药的目
光转向了人的身体内部,通过外丹道的启示以开创
内丹道,并用他所开启的《周易参同契》的内丹维
度、视角来指导修炼实践。《罗浮山志会编》卷四
有云,“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存乎日月,进退
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外一道。龙虎宝鼎即
身心也,身为炉鼎,心为神室,津为华池。??有为
之时,无为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谓归根
复命。赚金归性初而称还丹也。”显然,苏元朗套
用外丹的术语,把炼丹搬到人的心中来,比《周易
参同契》更加清楚地阐述了内丹修炼要以人身为炉
鼎,以精气神为药物;不仅如此,还明确提出了宋元
乃至后世内丹道所倍加强调的“性命双修,内外一
道”的原则,从而开启了宋元乃至后世道教文化发
展的主流。
【摘要】本文系统梳理了经典意义上的内丹道的历史嬗变;在此基础上,努力挖掘内丹道心性学的价值
和蕴含的文化内涵,认为内丹道在立足道教本位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会儒、佛二教的过程
中所表现出来的谦下、真诚、学习、平等、多元、包容等诸精神,一方面能为当今异质文化尤其是
中西文化的对话、交流提供了重要参考,另一方面也可为当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好
地发挥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有唐一代,众多道教学者如孙思邈、司马承
祯、吴筠等在理论上都对内丹道的发展有所阐发
和贡献。历高宗等五朝的着名道士叶法善明确反
对外丹烧炼,在相传为其所注的《真龙虎九仙经》
中鲜明地表达了钟情于内丹道的思想倾向。同时代
的着名道士张果,在《太上九要心印妙经》等文献
中,通过实践的道术将“天道”与“人道”紧密结合
起来,使内丹道形成了一套有步骤、有秩序的修炼
方法体系。唐代宗时的崔希范撰有《崔公入药镜》
一卷,对内丹理论和修炼功法作了全面且系统的
论述,描述了“结丹”“运河车”“架鹊桥”等,尤
重“精”“气”“神”三者,认为“精能固物,炁能盛
物。外忘其形,内养其神,是谓登真之路。”该书对
催生内丹道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吕洞宾曾经作诗赞
扬说:“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经
过隋唐以来道教学者们的孜孜努力和不懈探索,内
丹道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内丹道的理论体系尚
未完整地建构起来,一些初步的理论成果也主要
是借助于外丹烧炼的术语来阐述内丹修炼。
唐宋之际,诞生了钟吕—陈抟学派,他们以
《道德经》《周易参同契》《阴符经》的思想为主
体,通过道家《庄子》与佛教禅宗相融通,吸收消
化了佛教心性论的一些思想,再纳入儒家的一些伦
理道德观念,借鉴、改造外丹学的理论模型,初步
把内丹道的理论体系给建构起来了。他们中的代表
人物有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陈抟等。
钟离权、吕洞宾在隋唐以来内丹道的发展基础
上更进一层,使内丹道的理论学说更具成熟的形
态。张广保在《唐宋内丹道教》〔2〕中认为,钟吕内丹
道较之中唐以来的各种原初的内丹道形态,有以下
三个重要特点:其一,将内丹道奠基于形而上的“天
道”基础上,使丹道与天道相互贯通。其二,通过对
各种原初内丹流派的整合,建立起一种体系化的内
丹之道。其三,通过对道教各种传统内修方术的尖
锐批评,将内丹道与道教各种传统内修方术严格区
分开来。正是由于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努力,钟吕
内丹道虽然晚于一些原始内丹派显世,但却后来居
上,发展到宋以后,甚至是一枝独秀,以致人们如今
谈及内丹道之历史嬗变时,往往只知钟吕,而不及
钟吕之前还存在其他不少的原始内丹流派。
施肩吾是吕洞宾的弟子,他在道教思想文化史
上地位之确立,实有赖于他对钟吕内丹道经典的整
理与传播,以及对内丹道的完善所做的突出思想贡
献。施肩吾内修思想之路,一同于钟吕内丹道建丹
道于天道基础上,以天人同构论为丹道建立形上依
据。施肩吾的内丹修炼之道就是以元气之大运、小
运说而展开的。经过施肩吾的工作,钟吕的内丹道
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学术性。
陈抟则是内丹道历史上的一位关键人物,其
内丹思想主要渊源于钟吕。陈抟内丹思想的核心在
于以阴阳交感的观点阐明宇宙万物之生成,阴阳乃
是宇宙万物变化之所由来的根基。在其《阴真君还
丹歌诀注》中,记载有“天为阳,地为阴,左为阳,
右为阴,夫妻也。在身,上丹田为阳,下属阴,含养四
时,运动五行,天地交感,百物自生。日含月,自然光
明,月含日,自然生星宿。夫顺妻和,遂生男女。”在
陈抟看来,阴阳的变化涵养了四季的变换,也推动
了五行的运行,从而使万物从中孕育而生。关注心,
强调修心,是陈抟内丹思想的又一大特点。他认为,
“仙在心,心失养”,便不能返老还童;相反,“扬尽
葛藤心自莹,存胎胎就圣功圆。”主张成仙在于养
心,独特之处在于,陈抟把这一主张与内丹修炼的
实际结合起来,把心与性、情、意、识联系起来,并
具体地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他说:“心统性、
情。性如海水,情如流,意如澜,识如波。”“心统性
情,又兼意识。”修心的内容包括性、情、意、识,也
包括“善恶”道德修养、行为、性格等“本于心田种
子”的素质。在内丹修炼的理论与实践中,陈抟很关
注心性修炼,强调“捐情去欲,静笃归根”,依次超
越“顽空”“性空”“法空”“真空”四个阶段,达到
“不空”而成仙的境界。在陈抟看来,“顽空”“性
空”都是错误的。“法空”是得道的初阶,“真空”是
神仙的境界,大致相当于内丹的炼气化神、炼神还
虚的两个阶段。“不空”是最高的境界,相当于后世
丹家所言的粉碎虚空的阶段,这是陈抟力图吸收禅
宗思想来解说内丹的修炼境界。
二
陈抟之后,阐扬内丹道最为得力的高道是天
台人(今属浙江天台人)张伯端,字用成,号紫阳真
人,历北宋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五世,“幼
亲善道,涉猎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
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
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3〕张
伯端的内丹思想来源于钟吕内丹道而又另具时代
特色,是钟吕内丹道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
张伯端积极顺应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时代主
流,认为性命双修,先命后性乃修道登真之不二法
门。“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门,教人修种,以逃生
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
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老氏以炼养为真,若得
其要枢,则立跻圣位;如其未明本性,则犹滞于幻
形。其次《周易》有穷理尽性至命之辞,《鲁语》有
‘毋意、必、固、我’之说,此又仲尼极臻乎性命之奥
也。然其言之常略而不至于详者何也?盖欲序正人
伦,施仁义礼乐之教,故于无为之道,未尝显言,但
以命术寓诸易象,性法混诸微言耳。至于庄子推穷物
累逍遥之性,孟子善养浩然之气,皆切几之。??岂
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
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宗要,迷没邪歧,不能混一
而同归矣!”〔4〕在张伯端看来,儒家虽隐含性命之旨
趣,然因过于执着于伦常之道,致使性命之旨混诸
微言;佛教之顿悟圆通,固然可以直超彼岸,然若烦
恼业因不尽,亦只能固守于有生;惟有内丹道教养命
固形,“性命兼修”,达本明性,“为最上乘法”。
张伯端认为,内丹为修真之至道,但修道的
顺序应该是先命后性,“命”即生命,修命即在于
求长生;“性”即“本源真觉之性”,亦即“本心”,
某种意义上修“性”就是修“心”。张伯端感于“今
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着《悟真
篇》阐发内丹道修炼次序,先述命功,承接传统
内丹学说,将修命内炼之术建基于天人同构的基
础之上,身内炼丹,取法天地自然:“万卷仙经语
总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向乾
家交感宫。”〔5〕《悟真篇》用隐晦的诗词阐述了在
人身之内炼就金丹之秘诀,而内炼之法术要旨在
于“逆以成丹”,返本归元,与道合一。尽管张伯
端认为修命在整个修道过程中是最重要的程序,
但修性也贯于命功的每一步,换言之,性功和命功
是相互关联、水乳交融的两种修持功夫,“学道
之人,不通性理,独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
修,则运心不普,物我难齐,又焉能究竟圆通,回
超三界。”〔6〕
修性即修心,“欲体夫至道,莫若明乎本心。
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人能察心观性,
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不假施功,顿超
彼岸。此非心境朗然,神珠廓明,则何以使诸相顿
离,纤尘不染,心源自在,决定无生者也哉。”〔7〕内
丹修炼过程中,须做到澄心静虑,炼己制心,进入
一种湛寂澄明之境界,使心灵从物欲与杂念中超
拔出来,方谈得上命功之逆炼成丹。“见了真空空
不空,圆明何处不圆通。根尘心法都无物,妙用方
知与物同。”〔8〕不难看出,张伯端的“持心”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