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4章 徐灵椿汇集百家长,王一剪烟毒已无医(1 / 2)

上回书说道,陈鬼脸得知了剪刀王的下落,准备随着小玉米去医馆寻他。

殊不知几人谈话,皆被暗处的黑猫八爷听得明了,自然心生歹念,妄图把先天至宝据为己有。

至于那黑猫八爷如何行事,暂且按下不表。

单说小玉米前面带路,与陈鬼脸一起去往盘州城。

一路上小玉米说说笑笑,惹得陈鬼脸也心有好感。毕竟都是十几岁的年纪,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语。

陈鬼脸凭着听书听来的故事,那是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家长里短、朝堂野史,时不时还会加上几句俏皮话,顺口溜。

直把小玉米抖得咯咯直笑。

伴着和煦微风,鸟鸣如歌。时候尚早,不急不慢。

陈鬼脸只觉这一路胜过世间千万美好,伴着少女银铃般的声音和体香,沉浸在青春的懵懂和悸动之中。

书中埋个暗扣。

若干年后,陈鬼脸在迎圣城的城门楼子之上,看着山河破碎,满目疮痍,当真是心如刀绞。

环顾四下,再看身旁故人,也已陆续凋零。值此时候,不由闭目遥想,第一幕便是回到了少年时候的今天。

说回小玉米这姑娘,也是个苦命人儿。

她刚出生时,恰逢寒冬腊月,滴水成冰。

小玉米那时尚在襁褓之中,不知为何,就被父母遗弃。

幸而盘州城中的徐灵椿路过,这才将其带回医馆,视作亲生女儿看待。

看官可能会想,徐灵椿乃当世大才之人,为何给一个姑娘家,起了一个谷物粮食的男孩名字。

实则玉米二字,倒也有些来头讲究。

古语有云:“米粒晶莹,温润似玉。取玉为米,其法天成。”

徐灵椿引经据典,看这女娃生得乖巧可人,这才引用其中二字,取下玉米之名。

就像花生,看似是长在土里的单纯吃食,实则是出自佛歇禅语,“一花一世界,因花而有生”,故名花生。

小玉米平日里跟着师父看书学字,后来做一些分拣药材的小活。再后来渐渐长大,也能帮着师父出诊换药,每天都忙中带乐,倒也是充实。

至于师父徐灵椿,小玉米每次提起都带着尊敬和崇拜。

张巧手评价徐灵椿,说他是“盘州乃至中州地界的中医泰斗。”

实则此番评价略不恰当。

只因徐灵椿之才学,涉猎诸多领域,而且皆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可谓是古今少有的全能奇才。

单挑几样来说。

徐灵椿少年时主攻水利,盘州城内有条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北起燕京,南抵临安,谓之“燕临大运河。”

徐灵椿就曾维护河堤,改善泥沙情况,做出不小贡献。

后来,徐灵椿本家的三个弟弟接连患病,相继不治身亡。徐父更是伤心过度,卧病不起。

徐灵椿对此深受打击,决定学医济世,救万千黎民。

于是奔走多地,到处借阅医书。几年之间,就将《难经》、《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都研究通透。

要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天纵奇才,世间罕有。”

本该拜师学艺背汤头的中医学路,竟然真就被他自学而成。

而且集各派医家之大成,开方看病,诊脉悬针,可谓样样精通。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

徐灵椿在盘州城内渐渐有了神医的名号。

就连燕京皇城,对此都有所耳闻。

皇上更是两次下诏,封他为御医,但是他辞而不受。

真可谓是:“不医天子医天下,道是无情却有情。”

后来,时逢外族蚕食中州地界,不但设立租界码头,还从文化、教育、吃食等领域,全方位开始了同化攻势。

其中狼子野心,可见一斑。

细数当中最为恶劣的手段,就是大肆在中州地界引进福寿膏,以此来毒垮百姓身体,使其再也拿不动刀枪抵抗,完全成为一具具只会吸食烟土的傀儡肉壳。

虽说前朝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可朝野更迭,乱世之际,哪里还有人会管这等小事。

无数百姓不幸沾染,闹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有些富庶人家,寻思用银钱耗着,一直吸食。

殊不知福寿膏毒性甚重,医而无药,不医则五脏聚废,从而百病缠身,一时间哀鸿遍野。

无数烟鬼烟民在临秋末晚之际,为求活命而奔向医馆,请求医治。

可这些人,要么是命不久矣,要么是身无分文。无论哪种,医馆都是捞不到一分好处。

甚至有些爱惜声名的医馆,竟直接挂出“不诊膏民”的告示。

虽是不重利,可重名犹过之。

徐灵椿见状,痛心疾首,不忍看哀鸿遍野,人如草芥。决心联合一些志同道合的医馆,共同诊治烟民。

徐灵椿在诊治期间内,见寻常的草药方子,根本压制不住福寿膏的毒性。

于是思来想去,阅古查典之下,发掘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

那便是,古琴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