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儒者之论,谓圣王以求任辅相为先;又谓君之圣者,以辩君子与小人。
数君之致治也,其亦有待于是邪?
且辅相之贤否,君子小人之情状,未易知也。
兹欲简贤为辅,用君子,不惑于小人,将安所据邪?
…………………………
子诸生绩学明经,通于古今之宜,其具实以对,毋隐言,毋泛论,朕将采而行之!
至正三十七年三月初三日。
所有考生听到这道策问时,全都松了一口气。
皇帝的策问,还以为多难,不过老生常谈也。
又是近贤臣、远小人那一套。
怎么辨别贤臣小人?
唐太宗不是已经给出了好榜样?
至于坏榜样?
那可太多了,一抓一大把呀!
正反论据,然后总结成词,完美……
几乎所有考生的脑中,一瞬间就想到了这道策问的回答步骤。
但此时,徐鹤却皱起了眉头。
倒不是说他想在殿试中发表什么特立独行的论调。
皇帝虽然说毋隐言、毋泛论。
但你要信了,你就是二傻子。
那么徐鹤为什么会心存疑虑呢?
因为皇帝出的题中,出现了四句话。
【近世儒者之论,谓圣王以求任辅相为先;又谓君之圣者,以辩君子与小人。】
【数君之致治也,其亦有待于是邪?】
【且辅相之贤否,君子小人之情状,未易知也。】
【兹欲简贤为辅,用君子,不惑于小人,将安所据邪?】
什么意思,概括来说就是,我知道,想要治理好国家,就要挑选好宰相。
但宰相怎么挑选呢?
我怎么分辨宰相是贤人还是小人呢?
不过,很快,至正帝就好像若无其事一样,把话题岔开了。
又扯了些虚头巴脑的简贤为辅、礼乐教化的废话。
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
总不会真的要在殿试中让大家攻击阁臣吧?
嗨,还真说不定有这种二傻子。
但二傻子就是新科进士,满朝大佬还没说话呢,你一个小小还没授官的进士算个屁啊。
说话有人听吗?
不对,至正帝的策问,明着是说给他们这些贡举人听的。
可殿中,可不止贡举人呐!
徐鹤想到这,低垂的脑袋微微侧了侧看向殿中的大佬们。
尤其是两个阁臣。
沾了他会元第一名的光,他侧头,正好看见包括徐嵩在内的几位阁臣。
只见自家大伯,神色如常。
吴兴邦在丹墀上方代天子读卷,不敢抬头,所以看不见他的神色。
那就看看老秦吧。
徐鹤的目光移到秦砚的脸上……
破案了。
皇帝这是用话在点殿里殿外的一众大小官员。
我对首辅不是很满意。
你们手里如果捏着什么黑材料,这时候该递也就应该递上来了!
皇帝看不上秦砚了?
为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