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既然这样,商人就没事吗?
也不是,增加了流转,也就是增加了风险,万一这些过程中出了点啥问题,瞬间就是倾家荡产。
那朝廷呢??
朝廷也没有通过开中法收获更大的利益,因为商人、灶丁、百姓都没有得益,造成大家对官盐的热情不高,官盐销路不好,自然妨害了生产热情,没了生产,商人进不到货,干脆去贩私盐,就这样,恶性循环产生了,朝廷因此盐税日减!!
整个开中法里,真正得益的估计只有各阶官员们了。
那开中法难道就一无是处吗?
也不是,如果靠朝廷运粮输边,那也是损耗极大的事情,尤其是从产粮大省湖广运输到山西陕西,十停粮食光是损耗就要消耗七成,朝廷也吃不消啊。
徐鹤当时跟谢鲲聊到这时,也是大为吃惊。
但也不得不感叹,开中法是历史必然的产物,不能一概否定。
只能说原始的开中法是一种应急状况是财政补充措施,他的作用是出现意外军需供给需求时,利用开中法可以使物资“飞挽”而至,而不用征调徭役、劳民伤财,引起社会巨大真当。
但这毕竟是特殊时候的特殊办法,当朝廷边境安宁时,供给便大于需求,朝廷开具的给九边的盐引配额自然减少,盐引配额减少造成商人赚头少了,盐户生产的量也就少了,打仗时灶丁们靠着朝廷配额官盐还能活下去,如今配额少了,他们只能破产或者选择生产私盐。
在这时候,盐霸们靠着积累开始收集生产工具,用以控制灶丁帮其生产私盐。
久而久之,就算真的有边衅,朝廷想要盐场生产配额都不行了。
“所以,开中法已经到了需要变革,且必须变革的地步了,不然这次两淮盐司发生的事情将会细卷全国!”
徐鹤的这番话说得陈华目瞪口呆。
没错,他意识到了开中法的弊端,但他没有像徐鹤一样分析的鞭辟入里、条理清晰。
而且,想到最近东南倭乱,朝廷六大盐司除了个别其他都是沿海。
如果倭乱加上灶丁造反,那自京津到广府,将会绵延几千里的糜烂,到时大魏……
想到这,陈华惊出一声冷汗。
徐鹤知道陈华已经将他刚刚的话听进去了,于是趁热打铁道:“县尊大人,徐鹤虽然为徐府奔走,但也不忍天下生灵涂炭!!请大人上奏禀明咱们大魏这危如累卵的形势,这也是学生一点拳拳报国之心,请大人明鉴!”
陈华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用几乎颤抖的声音问道:“为今之计,该当……该当如何是好??”
徐鹤点了点头,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缓缓道:“学生有两策应之!”
“一,整饬盐司吏治!”
“二,改革朝廷盐法!”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