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2章 造谣一张嘴(2 / 2)

在他与姜维的计划中,这路兵马抵达散关之后,秘密分出一支埋伏在渭水河谷。

一旦郭淮离开上邽,就能与廖化所部共同围歼。

这个计划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曹叡在潼关按兵不动。

其二,郭淮回救长安。

各路大军缓缓出发,魏延又有些放心不下:

关索那支偏师,如果只是屯兵子口,自然没什么危险。

可是,如果没给长安造成巨大压力,郭淮如何会回援?

“大哥,你就放心吧!

“以关将军的性格,必不会听从你的劝阻。

“一旦到了子口,他必会往长安汹汹而去,郭淮想不回援都难。”

“可是,他跟王平只有四千兵马!如果曹叡派出骑兵,他如何全身而退?”

“我说过,不必担心曹叡,就当他已经撤回洛阳。”

姜维算算时间,继续说道:“关将军抵达子口之时,曹叡已经撤回洛阳了。”

“靠!”

魏延最不能理解的,是姜维完全忽略了曹叡。

那可是十万大军!

潼关距离长安,也就二百五十里。

如果曹叡出动骑兵,最多两日就到长安城下。

等到关索发现骑兵杀来,已经没时间撤回子午道。

在那平坦的关中平原,步卒一旦遭遇骑兵,基本就是个死。

想起这些,魏延就忐忑不安。

可姜维的脸上,始终自信满满。

“伯约,现在不是卖关子的时候!”

魏延勒停战马,面色凝重,“如果你不肯说明原因,我马上就令关索与王平退兵!”

知道魏延是认真的,姜维赶紧笑道:“大哥,你有没听过一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没听过!说人话!”

“其实,刚刚得知曹叡兵临潼关,陛下还没有下诏北伐的时候,我的家将就扮作商旅,往洛阳去了。

“他们只需在洛阳散布些谣言,曹叡必会猴急猴急地退回洛阳,一天也不敢多等。

“说来也巧,我的家将还在路上,陛下就匆匆下诏北伐。

“从时间来看,关将军与王将军赶到子口之时,谣言早就在洛阳传开了,所以……”

谣言?

呵!谣言的可怕,魏延自然知道。

就如第一次北伐前夕,曹叡正是听信了细作散播的谣言,把司马懿罢免回家了。

如今,到底有什么谣言,能让曹叡匆匆退兵?

“大哥,你是否记得,曹操攻破邺城,是在什么时候?”

姜维的话题转换太快,魏延本不想回答。

料想可能与“谣言”有关,只好耐着性子说道:

“如果没记错,曹操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正月渡过黄河,好像在同年的八月城破。”

“这就对了。”姜维嘿嘿一笑,继续问道:“你知不知道,曹叡小儿今年几岁?”

“这个……”

要说曹叡的年纪,魏延就犯了难。

好像,在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叡被封为武德侯,那年他十五岁。

以此反推,曹叡应当出生于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六月。

“如果没算错,曹叡今年应该是三十七岁,再过一个月可算三十八岁。”

“虚岁还是实岁?”

“靠!伯约,你到底想问什么?”

“大哥,别着急嘛!我说过,造谣一张嘴。”

姜维确实不着急着,摇头晃脑,嘿嘿笑道:“我就说曹叡今年三十八岁,出生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十一月,他敢不回家辟谣?”

“切!大小一岁,有什么关系?有必要回去辟谣?”

魏延满脸不屑。

可是,马上就想到曹叡之母,甄宓。

如果曹叡出生于建安十年十一月,那么,他就不可能姓“曹”,而是姓“袁”。

特么的,还真是造谣一张嘴,不嫌事儿大是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