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骞一门心思的学习。
部队那边虽然为他保留了军衔,但是职位已经没有了,一切都回不去了,他也不想回去。
他现在有一条更好的路,那就是上京大,和梁歆甜近一点,再近一点。
远在黄金镇的梁歆甜也一样。
元宵节过后,她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学习中。
做竹编的时间少了很多,因为要竹编包的人确实比之前少了。
有订单过来的时候,她才会做,一个月也就一两个订单。
不过蒋东方那边又给她带来了一个新生意。
那就是做香肠。
梁歆甜给陈伯骞寄过去的香肠和肉,蒋东方可没少偷吃。
他觉得这也是一个商机,可以试着做一做。
反正刘海平均每个月都要跑两趟南边,从她那边带回来也不耽搁事儿,还省了运输费。
第一批做的时候,只做了一千斤。
做香肠不用选好肉,做一斤的成本是一块钱左右,带到京市以后,蒋东方以一块八的价格卖给供货商,他们可以赚到每斤八毛钱的差价。
这一千斤香肠,他们一共净赚八百块,梁歆甜和蒋东方各分到四百块。
虽然少,但是毕竟量也小,如果一万斤香肠,那可就是八千块的赚头,这让蒋东方看到了商机。
香肠毕竟是肉,和粉条不能比,粉条本就廉价,卖不上什么价,香肠的赚头更大。
香肠生意除了做的时候费点事,配料也很重要,其他就是等待时间的魔法,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家人就能完成。
第二批蒋东方那边大胆了一些,要了五千斤。
因为市场反响很好,上架没多久就有好多闹着加货的,供货商问他还有没有,所以他定了五千斤。
五千斤的量实在是有点大。
光靠家里人做不到正常供货。
梁歆甜干脆就像上次那样,把这件事情外包给村里人一起做,同样交给老支书负责。
自己这边提供调配好的馅料还有猪肠,老支书把村里人组织过来一起装香肠,付手工费,两块钱一天,这个工钱还算不错了。
要求那种做惯了厨房活计,心灵手巧的妇女。
毕竟是这么精贵的肉,又是入口的东西,老支书特地把她们组织起来,一起在一个大院子里干活,时时刻刻盯着,防止有人手脚不干净,砸了脸面。
人多就是快,两天就搞定了这些香肠。
镇上没有地方晾晒,只能把它们安置在家里晒。
梁歆甜刚好可以在家,一边复习一边守着这些香肠。
第二批香肠让他们赚了四千块,这笔钱,梁家这边分到两千,就算给出去几十块的工钱,也还有一千九百多,抵得上他们卖一个月的酸辣粉了。
蒋东方第三次订货,直接订了一万斤,这也是最后一次,因为过了三月,天热起来,就不适合做香肠了,肉容易坏掉。
一万斤香肠,一家分得四千块。
算下来,这几个月做香肠,前前后后他们一共赚了六千四百块。
加上这几个月店里的收入,赵丽华手里的小金库也从一万块,变成了两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