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百六十章 刘虞与公孙瓒(1 / 2)

鲜卑,这个以马背为家的游牧民族,每逢冬季,当草原被冰雪覆盖,生机渐逝,便会为生存而四处征战,寻觅食物。他们往往以小队行动,十余人一组,骑着风驰电掣的战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掠夺物资,得手后便迅速撤离,从不恋战。即使在最繁盛的时期,他们的征战规模也鲜少超过数百人。

然而,今年的冬天却不同寻常。鲜卑的铁骑如潮水般汇聚,数以万计,形成了一股无法抵挡的力量。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支庞大队伍的背后,还跟随着妇女、儿童和老人,他们共同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征途。

公孙瓒站在卢龙楼上,目光如炬地俯瞰着这壮观而令人不安的景象。他深吸了一口冷气,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他知道,这个冬天,鲜卑将不再只是小规模的掠夺,而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征战。这场征战,将改变整个草原的命运,也将影响他自己的生活。

在幽州牧刘虞的府邸中,一场紧急的军情会议正在紧张地进行。田畴手持一份紧急情报,快马加鞭地送入府邸,神情紧张而严肃。

情报上赫然写着:“大鲜卑山一带自然环境恶劣,白雪皑皑,草原上的积雪足有两尺之厚。鲜卑族牧民因严寒而难以生存,首领轲比能果断带领部族,毅然决然地走出大兴安岭的深处。他们的迁徙引起了周围部族的关注,许多牧民纷纷加入,尾随其后。如今,当他们抵达卢龙塞时,已经汇聚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精壮之士三万,老幼妇孺三万,整整六万人!”

刘虞看完情报后,眉头紧皱,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深知鲜卑族的力量不容小觑,而且他们现在正处于极度困境之中,极有可能会对幽州边境发起攻击。他迅速起身,对田畴说道:“我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加强卢龙塞的防守,准备应对可能的入侵。”

说完,刘虞匆匆走出府邸,登上马车,前往卢龙塞。马车在崎岖的道路上疾驰而过,刘虞坐在车内,眉头紧锁,心中思考着如何应对这场可能的危机。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必须保护幽州边境的安宁。

随着马车的颠簸,刘虞的心情也愈发紧张。他不断回想着情报中的细节,思考着如何应对鲜卑族的入侵。他明白,这是一场硬仗,他必须全力以赴,才能守护好这片土地。

田畴,作为刘虞的首席谋士,深得他的信赖。他看出刘虞的忧愁,于是宽慰道:“主公所忧之事,虽然棘手,但解决之道却也不难。”

刘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忙问道:“子泰有何良策?”

田畴微微一笑,缓缓道:“鲜卑之患,源远流长,然解决之法,却有三策。上策者,最为稳妥,既能赢得贤名,又能收获实利,且见效迅速。中策者,虽有利处,但弊端亦显,需时数月方能见效。至于下策……”

他话音一顿,目光变得深邃起来,似乎在思考着下策的利弊。刘虞见状,不禁屏息以待,期待田畴能给出更为精妙的计策。

见田畴思考良久,刘虞眉头微皱,露出困惑之色,“哦?即然先生有三种策略可解鲜卑之危,快快说予我听。”

“首策,”谋士深吸了口气,缓缓道来,“当务之急,非鲜卑之众,而是公孙瓒。此人虽出身卑微,但才华横溢,年纪轻轻便已成为一方刺史,执掌边关重镇。公孙瓒以军功起家,对羌胡、鲜卑、匈奴、乌桓等异族怀有深仇大恨,每每领兵出征,都誓要斩尽杀绝。因此,我等若想化解鲜卑之危,必先稳住公孙瓒。”

刘虞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急切地道:“先生高见,还请继续。”

公孙瓒,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时常要巡视边疆,与士兵们并肩作战。某日,他偶然与乌桓的骑兵不期而遇。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尽管在人数上并不占优势,公孙瓒却毫不犹豫地率领着麾下的勇士们,与乌桓的骑兵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混战。

乌桓骑兵,向来以战斗力强悍而着称,但在与公孙瓒的对决中,他们的优势似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公孙瓒,这位身怀绝技的将领,总是身先士卒,率领着卫队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与乌桓的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战斗结束后,双方均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然而,正是在这场激战中,公孙瓒的英勇与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将领,更是一位深受士兵们爱戴的领袖。

刘虞听完这段描述,微微点了点头,“公孙瓒的英勇与智慧,我早有耳闻。但更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激发士兵们的士气,这事我知道,但是为什么要说公孙瓒是我的当务之急?”

当年,主公因公孙瓒年轻气盛,边关战事频仍,才决定出手相助。主公身为汉室宗亲,于黄巾之乱时英勇善战,功勋卓着,被封为“宗正”,执掌皇室宗族之权。而公孙瓒,虽威震北国,统领一方霸业,但在官职上仍屈居于主公之下。

公孙瓒性格刚烈,手段狠辣,与异族交战时毫不留情,誓要将之赶尽杀绝。而主公则秉持怀柔之策,以封官、赐爵、和亲等手段笼络人心,甚至愿意慷慨解囊,资助粮食,以换取边疆的和平与繁荣。

两人策略迥异,公孙瓒主张以铁血手段镇压胡族,而主公则倡导以柔克刚,以和平共处为上策。

这种截然不同的政策理念,使得两人在共事之时摩擦不断,暗潮汹涌。所以公孙瓒才是主公的当务之急。

刘虞微微点头,示意田畴继续阐述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