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皆大魏忠臣,先帝亡故之后,皆又跟随大将军曹爽辅佐少帝曹芳。今司马师恣意妄为,专权废主,致使天地反覆,我等做为大魏忠臣,岂能不伤心落泪?”
哪知文钦却是比毋丘俭更气愤,竟然泪流满面,破口大骂司马师。
“只是不知大都督做为一方诸侯,愿做匡扶正义,拨乱反正讨伐司马师之事否?”
文钦却是直接挑明,询问毋丘俭。
毋丘俭忽的从案前站起,一步跨过席案,直步向前紧紧抓住文钦手臂不停摇动:“此乃俭邀文刺史前来寿春之意。”
文钦听完,忽得单膝跪地,躬身毋丘俭:“某必生死相随。”
毋丘俭哈哈大笑:“正月之时,某见有彗星数十丈长,始于吴、楚分界,寿春城上空一路直奔洛阳,此正应于寿春今日之宴,此大吉之兆也,不若就此举兵讨伐司马师。”
“某中子文鸯,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令为先锋。”
文钦却是迫不及待,已是选出来了先锋。
即刻宴席之上定下举兵谋反之策。
宴罢,毋丘俭即刻安排文钦返回军营,整顿兵马准备起事,而毋丘俭却是修太后矫诏,做讨贼檄文发于各地,以期集天下义军共讨司马师。
讨贼檄文发出之后,毋丘俭却觉太后矫诏总归是假的,不若就此上奏朝廷,以正出师之名。
“辅佐大臣司马懿忠诚于大魏社稷,受先帝托孤之恩而行伊尹之事,深得朝野上下敬重,然,司马懿亡故以后,其子司马师继承其位,却是恣意妄为,擅行废立之事,毁坏朝纲,故,应于善待司马懿后人而废黜司马师,削其朝权,让其以侯爵身份归家养老。其位由司马昭代替。太尉司马孚尽忠尽孝,其子护军将军司马望亦忠心耿耿,这些人都值得信任,应予以重用。俭泣血跪拜。”
修完送往洛阳。
待信使离了寿春,毋丘俭坐于案前,反复思索举兵之事。
“遥想王凌当年谋反之时,忽被司马懿识破,落得个身败名裂。如果吾与文钦起兵,不能谋得深,只怕比王凌更惨。罢,既然举兵,不若一举到底,做个万全之策。”
毋丘俭越虑越怕,遂又修书文钦:“谋反起兵,无外乎两种结局,一乃成,二乃败。成则罢了,然若败了,你我总得有活命之所。”
毋丘俭却是虑的周全:“故,依俭之意,你我起兵,兵力总究不比大魏兵马,不若你我皆出二子送往江东做为质子,一来邀东吴孙峻出兵淮南以助我等功成,二来如果败了,也有可归之处。不知文刺史意下如何?”
文钦阅毕,本就是有勇无谋的一介武夫,当然应允。
即刻命两个儿子携书信回复毋丘俭。
毋丘俭见文钦二子不觉大喜,即刻也出自家二子,共四子送往东吴孙峻之处做为质子,以求孙峻策应举兵之事。
东吴丞相、大将军孙峻见了,不由大喜:“此正合我意!”
即刻朝中议事。
奈何朝中大臣依然以先帝孙权之策予以驳斥。
然,此时的孙峻见如此好的机会,岂能错过?
便就驳斥群臣,决定出兵淮南。
毋丘俭得知孙峻愿援助举兵之事,自然不胜欢喜:“事成有八,如果再得兖州刺史邓艾、征西将军郭淮、豫州刺史诸葛诞三人结为盟友,共同举兵,合围洛阳,则事必成!”
遂伏案与三人修书,修毕,即刻安排信使快马去送。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