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 13 章生死之交4(1 / 1)

官家贺冬求天佑,故交谋划救老友。凡事用心皆可成,旧愁虽解添新忧。

庞籍请张存和司马光一起吃饭喝酒,由于这第二天一大早就要参加“贺冬”仪式,所以大家浅酌了几杯便散了。

北宋的京都开封,是一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司马光与张存的女儿成亲后,就一直与张存住在一起,一方面家人之间方便照顾,另一方面也比较热闹。张存家与庞籍家相距不是太远,所以一向勤俭节约的翁婿两人,但商量了步行回家。

此时的开封城,已经是非常的热闹了,街道两旁的店铺与酒楼灯火通明,而且还得听到勾栏瓦肆里,传来管弦歌唱的声音,把白天的平静繁华,变幻成别样的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张存和司马光步履匆匆,他们没有心思欣赏夜开封的美丽,更不会参与到其中,他们心里全是明天“贺冬”仪式的安排。

今晚的开封是热闹美丽的,有人已经记不得喝了多少杯酒;今晚的开封也是烦燥难熬的,有人能数得刻漏的水滴声。窗外的寒风,吹来了夜开封的美,也吹乱了司马光的梦。

第二天丑时,司马光就和张存就开始做准备,寅时赶到到宫门口,与文武百官开始进入皇宫大殿,等候皇帝上朝,今天上朝的流程很简单,由张存把今天的“贺冬”仪式做一个奏报,皇帝同意后,文武百官就开始安排,把皇帝出行的仪仗随从及保卫等项目全部准备妥当后,就请皇帝起驾即可。这事情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是相当的复杂,张存让司马光去再次确认“贺冬”仪式的人员与物品,禁军需要确认参与保卫人员及安排,还有车马仪仗的准备,后宫后妃的人员随从等,等一系列事情全部安排停当之后,时间已经到了辰时。待奏请皇帝起驾后,浩大的仪仗队伍开始启动,众人先是步行出了宫门,然后开始乘轿或骑马,跟着队伍向北郊进发,由于声势浩大,队伍的前进速度很慢,直到未时一刻才到了“贺冬”仪式的祭坛前。皇帝登上祭坛后,先进行告天仪式,即进行一阵音乐演奏,率领文武百官进行跪拜,之后进行焚香祈祷,以求来年是个丰收年,最后由皇帝亲自宣读《贺冬祭天赋》:“广德上苍,厚照下土。日升月落,风调雨顺。佑护江山,抚育子民。泽被九州,普化万物……殚精竭虑,忧国忧民……以天之子,诚心敬拜,立冬未时,迎于北郊。”宋仁宗本来就是一个文治武功的有德之君,加上自身的修养和学识,把这篇诚心正意且文采飞扬的《贺冬祭天赋》,读的是字正腔圆,感天动地,让跪拜在祭坛下的文武百官是点头称赞,宋仁宗心里也很高兴,这篇祈福祭文写的很合朕心,回头一定要好好的赏赐写作文章的人。

宋仁宗读完了《贺冬祭天赋》,祭坛下的文武百官,山呼“天佑大宋,万岁万岁万万岁——”宋仁宗让众人平身后,整个“贺冬”仪式便算是完成了,然后就开始回城,且在回城的途中,皇帝会把一些食物衣物和钱财,分发给路边的一些乞丐和穷人,以彰显皇帝的亲民爱民形象。

庞籍一直陪在皇帝的身边的,他能感觉到皇帝今天很高兴,尤其是在给乞丐和穷人分发财物的时候,宋仁宗完全没有作秀的样子,真的把一个爱民仁慈的温暖,赏赐和传递给了乞丐和穷人,让他们真真切切的感觉到了皇帝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爱心的人,不再是传说中的那个遥不可及的真龙天子。仁宗皇帝看到子民对自己的万般感谢和跪拜祈祷,心中应该也是非常的温暖。

声势浩大的队伍回到皇宫时,已经到了午时,宋仁宗让庞籍张存等大臣一起用膳,并让通知写祭文的官员,也来参加午宴。庞籍和张存心中欢喜,相信今天为司马池求情的事,应该是十拿九稳了。

官家高兴赏御膳,文武跪拜谢恩典。山珍海味歌舞酒,正是求情好时间。

立冬御宴的场面是非常宏伟的,仁宗皇帝兴致勃勃的与大家举杯同庆。宴席的进行中,皇帝不断的赏赐了今天表现好的大臣,其中包括仪仗,护卫,车马等等负责的官员,最后他要赏赐的人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宰相庞籍,庞籍说不敢贪功,应该好好赏赐礼部,于是皇帝就是同时赏赐了张存,张存则请皇帝赏赐具体实施仪式的太常礼院,并把这次仪式的安排和祭文的作者司马光推荐出来。皇帝此时才知道,原来这次“贺冬”仪式,司马光是出了大力的,便让司马光到御前问话,司马光拜谢了皇帝的赏赐,并向皇帝说明:这次仪式搞的好,是庞宰相与张尚书指教有方,他只是个执行者而已。皇帝看司马光如此谦逊,心中便生了好感,问他可有其他的请求,今天可以满足他的一个心愿。此时司马光看了看庞籍,又看了看张存,两人都给了他肯定的眼神,于是司马光跪拜在皇帝面前,说出了为父亲司马池求情一事,接着庞籍和张存也跪拜详情。此事终于说破了,仁宗皇帝心中也算松了一口气,近来有太多的奏折弹劾司马池,说他是欺君妄上的有,说他是利欲熏心的,说他是知法犯法的也有,总之是对司马池非常不利,可是仁宗皇帝一直没有下旨处罚司马池,那是因为他一直认为司马池是一个刚正清廉的好官,因为他记得,他曾经对宰相说过:“别人都喜欢升官,只有司马池谦让,真是难能可贵。”。仁宗皇帝其实一开始就发现,那个“作原”石鼓是假的,但是一直没有对外人讲,他就是在等司马池自己说,看来其中还真是有原由。仁宗皇帝在看过了庞籍奉上司马池的请罪书后,更加明白了一切起因,但为了堵住反对者的口,便给跪拜的三个人说:“朕念在司马池献鼓有功,念在今日众卿有功,可免去司马池欺君之罪,但限其在立春前寻回‘作原’石鼓,否则再行问罪。你们平身吧。”

“多谢皇帝陛下宽厚仁慈,我代父亲给皇帝陛下磕头了。”司马光说着就给宋仁宗磕头致谢。

“难道你一片孝心,起来吧。”仁宗皇帝夸赞了一句司马光,并让侍从把司马光扶起。三人再次道谢后,退回到了席位上。

一场生死风波暂时平静了,可如何寻回真的“作原”石鼓,却是又一场风波开始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