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郡一开始并不在版图之中,是东汉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攻占江东后,分豫章郡置庐陵郡。
下辖西昌、高昌、石阳、巴丘、南野、东昌、新兴、吉阳、兴平、旧城10县。
李桓和路合起兵之后,分别攻占了西昌、高昌、石阳三县,和南野、东昌、新兴三县,并成功合兵一处。
基本上十分之六的庐陵郡已经插上了大汉的旗帜。
然后是会稽东冶豪强随春,东冶县城是他的家族大本营。
起兵方式很简单,把县令叫来喝顿酒的功夫就把对方脑袋砍了祭旗。
占据东冶后,便向西进军。
而南海豪族罗厉则向北进军,双方合兵扫荡闽江以南地区。
如今广州也已经光复,如果用填色块地图可以看到,湘江、闽江以南地区基本上不为孙权所有了。
当然,也是这些地方很偏僻,没有多少势力在这里。
本地最大地头蛇作乱之后,自然是城头变换大王旗这般顺利的完成了跳槽。
反正江东的局势衰败也不是一两了,不愿意跟孙权这艘将要沉没的船只上待到最后的明眼人有很多。
接连失去广州、闽南,之后荆州的长沙郡也被汉军占去。
江东的桂阳太守全柔领兵负隅顽抗,但是败亡也已经是早晚的时期。
因为孙权根本不可能腾出手来去救援他,只能任其自生自灭。
而全柔想要以一郡之地,抗衡向朗统领的整个荆州的势力,绝对是痴人梦。
全柔的最大作用,也就是在步骘构筑好庐江、豫章防线前不要崩溃,给他争得缓冲时间。
面对如此急转直下的情况,正在率兵进剿自称大汉将军的彭琦的孙权也是颇为恼火与惊恐。
为了安置更多的豪强,拉拢更多的人为自己效力,获得更多的势力和资源的支持。
于是孙权下王诏,分吴、丹阳两郡的部分区域设置吴兴郡。
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於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
“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或许不是迷信,只是为了讨个吉利话吧。
然后一个新的郡级官府搭建起来,大量豪强迅速被任命提拔,充斥进江东孙吴政权中来。
此举倒是真的笼络了一批人,比如本地的大豪族沈氏,便有不少子弟出仕孙吴。
吴兴沈氏源于东汉沈戎,字威卿,祖籍安徽。
东汉初,为光禄勋,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
东汉建武中,降强贼尹良,光武帝刘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辞不受。
大概率当时周氏被光武帝刘秀给排挤了,不然正经功臣谁封海昏侯啊。
具体细节已经难以探查,反正当时沈戎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余不乡(不回家),遂世家焉。
后朝廷下诏封述善侯,然后到了永平元年逝世,葬乡之金鹅山。
历来,吴兴沈氏一直在繁衍生息,如今已经是一方豪族。
但东汉末年以来,家族中并没有出现弄潮名士或名将,这次估计也是想抓个机会提升一波家族声望和地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