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众人皆知这片地域不仅李善存一家是地主,除了他之后,还有很多与他一样的人,他们不断出现吸食百姓的膏血。
而今天形势则大不相同,这位知县大人为了一众的迫使下,已经站在了他们这边。
一旦竖立了“县衙”的旗帜,所及之处就没有人敢再抵抗,做成此事后,自然也会获得官方的正式承认。
哪怕在这次的灾难当中个人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灵魂消散,都无法阻挡。
然而在现在这种情境中,依靠官方的名义来办一件对过去欺负过人这件事收场的行动,在此后的生活中无论多么困难都必定会比原来好得多。
在群众的呼喊与议论中,杨论发现自己已被置于炙热的火烤之上——局势的发展彻底超越了他的掌控。
虽然表面上看为了自保可以破坏原有的关系结构,但实际上杨论心中非常清楚:
在他管辖的江浦,他的威信和他的权威不仅仅是基于由**授予县令的官方职务而来。
实际上他的所有成就,包括他的声望和名声,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贡献来自与当地土霸王和乡村贵族的合作关系中。
为什么作为当初杨宪事件中一个小角色的县令,并没有被卷入浩劫,并且能够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仍然稳定在江浦县的位子。
原因是在朝堂的运作下,更因为这些本土的大地主、乡村绅士们,在他最为艰难之时用实际行动给予这位知县足以为政的表现与声誉。
原先,亲军督尉府已有人前来观察那位传言和杨宪有所瓜葛的江浦知县杨某。
然而,当亲军都尉府派遣的人马抵达江浦县进行察访时,惊奇地发现,这座看似贫困的县邑实际上管理得非常兴旺,甚至超过了一水之隔的城市繁华程度。
这份繁荣并没有使街市变身为闹市,而体现在仓库内粮食储存的极高水平。
除此之外,他们在江浦县还目睹了一个让他们更为吃惊的事实。
在这个县长并未索求府院援助的情况下,同时启动了许多重大的项目计划。
这其中包含疏通贫瘠的土地、修葺河道的水利工程,同时也包括修建桥梁与道路、维修城墙之类的极其重要工程。
当初,在对府院派员的看法上,还以为是效法杨宪的手腕,即通过剥削民众来追逐个人荣耀。
但他们调查本地百姓后意识到:这个杨论确实有自己的技巧,所有这些大型工程的开支竟是全部自本地士绅捐助的捐款中得来。
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能够在府院任职者,不是功臣的子孙,便是功臣本身,虽然不算是顶层贵族,但多少也迈入了权力利益的核心圈子之中。
在此情形下,当他人仍在和士绅之间进行所谓“土财主的资金退回原路”,“民众资金按比例分享”的操作时;江浦县那位小县长率先将理想付诸现实,并成为朝野文人梦寐以求而无法实现的局面的象征,这一举动迅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
朱元璋作为出身低微的开国之王在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作出决定——不仅让杨论从杨宪涉事名单中脱列,甚至若非因杨宪案的广泛影响,避免外界质疑突然提升他的职务,或许他的官阶可以再度跃升。
这次的**实际上正是这些掌握了地势和经济命脉的富豪士绅在为杨论争取生命。
从那时开始,那个曾经依靠威严就能制服整个地区的县长在今后执行任务之时,将面临极大的不利局面,毕竟他手上的权力已被对方握牢。
尽管利益关系更像是商业交易,双方可有讨论的空间,实际上发展过程中杨论认识到,自己因先天不足始终需要在利益冲突时做出退让。
也正因为这些容忍与妥协,原本还在书卷世界中坚守一点儒家伦理底线的杨纶,不断地打破了他的这条底线。
日子长了,在洪武十三年的某一天,作为一个县长,杨论几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力。
每一件事如果未经大地主、绅士们的赞同支持,则几乎不可能顺利进行。
他现在处于民众围追的局面,明确知晓唯有牺牲一些地主的利益才能求生存。
但在生命关头,在内心深处仍存在着一种极其深刻的不满。
这个世间的错误可能尚有许多修正的空间,但为谋取更大的利益而进行大幅度妥协则只能有一次的机会。
因为这一次放弃,已经让所有的优势都付之一炬,若要再次逆流而上,全身已是难寻一片可放置筹码的地方。
“大家既然已经相信我杨伦,那么不如让我先回到衙门里收拾一下自己的衣衫形象。
利用县令的职位帽子作为威逼工具去对付那些不干好事的地主们,我需要展现出一副体面的风姿才对。
你们看看我现在这样子,如果被大地主和绅士们看见不仅没有起到吓唬的作用,反倒会被取笑,成了大家心中的笑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