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孟氏开口询问,萧望月也不打算瞒着她。
“老三,我问你们两口子,地里的柴胡准备怎么个卖法?”
她用一把黄铜的小剪子,绞了绞灯芯,油灯变得比原来明亮许多。
说起来,这还是姜家头一回,来了个柴胡大丰收。
姜三郎跟在大嫂后头,也学到了点做生意买卖的本事。
他道:“咱们自己找买主,不管是镇子上还是县城,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
萧望月的一点头。
姜三郎,想法是不错的。
比从前老实巴交,只等着别人找上门来采收。
脑子也要活了些,算是有长进。
“老三你再说说,这柴胡,能得个什么价码。”
萧望月再次开口。
孟氏看了一眼姜三郎,道:“大嫂,我去镇上的药铺子里打听过,柴胡不便宜,从外地进来,一斤要一百个钱呢。”
她在村里,不光接手绢花的买卖。
地里的这一批柴胡,孟氏和姜三郎夫妻两个,也很上心。
为防别人压价,两人是提前就去过问打听了。
“大嫂,我估摸着今年收成,能有个三四百斤。”
姜三郎又道。
私底下,他也算过一笔账。
按照这个价码,全部卖出去,少说能赚
个几十两银子。
“嗯,你们夫妇俩个用心了。”
萧望月认可的说道。
“大嫂,原本就是家里的事,当然要上心。”
孟氏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然而,萧望月的下一句话,却给夫妻两个结结实实的上了一堂课。
“药铺子里卖出的柴胡,又是多少钱一斤?”
萧望月看着孟氏和姜三郎,淡淡的问道。
这一句话,可把夫妻两个问住了。
他们只打听到药铺的进价,却还没问过,卖出去的价钱。
不过,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
“药铺里的主顾大多是看病吃药,花的钱可不在少数。”
姜三郎有些迟疑的说道。
一小包草药,经大夫的手开出来,少说也要百十个钱。
但凡有个病人,去一趟药铺,几两银子是要带着的。
“阿松那回生病,找村里的老大夫来看,也快花了一两银子。”
孟氏想起了侄子之前找大夫,看病吃药的事情。
“正因为是药材,所以才值钱啊。”
萧望月语重心长起来。
而从地里,刚收下来的柴胡,还并不能称之为“药材”。
“那大嫂,你的意思是……”
孟氏似乎有一点明白了,可又不是很明白。
“我有个法
子,能把柴胡变成药末。”
萧望月不打算瞒着他们两口子。
她要是在孟氏和姜三郎,不知情的情况下。
把堆在院子里的,用苫布盖着的柴胡通通变成了粉末。
只怕,他们两个会以为见鬼了呢。
“药未?”
姜三郎有些不解。
“老三,你说,是从地里割下来的枝枝叶叶值钱,还是铺里卖的药粉值钱。”
萧望月问道。
她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这是只有面对姜家人,才会有的。
“那自然是药粉!”
孟氏脱口而出。
她现在明白了对方要做什么,眼睛亮晶晶的。
大嫂真是厉害,就连药铺里不外传的药方子,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