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陈氏不吱声了,她可没有那银子往出随礼。
可是她闺女好不容易嫁人了,嫁的还不错,她却啥也没捞着,抓心挠肝的难受。
李富贵望着外面的田地,稻穗已经开始变黄了,感慨地道,“真快啊,眼瞅着就收秋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李二郎没有了一开始的骄傲自满,站在李富贵的身旁,“是啊,二倌儿也要考童生了。”
六倌儿手上拿着三字经听着爹爹和二叔伯的话,眼睛里透露着渴望,他多么想自己也能上学堂啊,那样有不懂的就能够问先生了。
李宝月出来正巧看到了六倌儿一脸艳羡地看着二倌儿,“二哥,就要考童生了,你紧不紧张?”
二倌儿道,“还好,没什么好紧张的,毕竟有平时爹爹对我的督促,书本上的内容我已经倒背如流了,而且还有学堂里面的先生教导书本以外的内容,我觉得考童生对我来说不算难事。”
李富贵听到二倌儿的话,心情好了起来,脸上也有了笑意,“说得好,爷爷就等着你考个童生回来,到时候给爷爷涨脸。”
二倌儿被夸赞了,也只是大方地笑道,“您放心吧爷爷,我一定会考上的,
等考上了童生,次年我就去考秀才。”
李二郎解释道,“朝廷颁发的新旨令,为了鼓励边远地方的学子能够认真读书,童生,秀才,举人,可以连考。”
李富贵倍感欣慰,“好,二倌儿像你,愿意读书,他能说出那番话,说明将来肯定也错不了。”
李宝月找到李郑氏,商量了一下让家里适龄的孩子去学堂的事情。
举荐道,“娘,咱家的六倌儿你看到了吧,是个爱读书的,他几乎一有时间就捧着书在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我觉得不如送他去学堂试试,说不定能考个好成绩呢。”
也许是今儿个收的礼金多,也许是李郑氏想要不蒸馒头争口气,凭啥只有二房的人才能读书呢。
有了宝贝闺女的提议,李郑氏没有多少犹豫,爽快地答应了,“正好过几日镇子上的榆树学堂到了招生的时候,六倌儿这孩子我也看到了,是挺爱看书的,那就送他去吧,至于读书的银子我豁出来了,我就不信我李郑氏的子孙就没有一个读书的苗子。”
李宝月笑道,“我看六倌儿这孩子行,聪明,还认学,自律性强,关键是他有一股韧劲儿,遇到什
么问题就非要弄个明白,只是咱们乡下也没有谁学问那么高,所以也没人能够及时解答六倌儿的问题,娘决定送他去学堂,是送对了。”
李宝月率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六倌儿,六倌儿听后脸上满是不敢置信,“七姑姑,你说的是真的?奶真的绝对送我去学堂读书?”
李郑氏大嗓门地道,“这也是你七姑姑提醒,我才想起这茬来,不然就是六倌儿你天天在我眼皮子底下捧着书看,我也不一定能够想起来送你去学堂,先说你有个好姑姑,将来有了出息,可不能忘了七姑姑啊。”
六倌儿郑重地道,“我知道了,奶,等我出息了,我一定会好好孝顺七姑姑的,把全天下所有的漂亮衣服好看的发钗全部都送给七姑姑。”
不说能不能实现,李郑氏听到这番承诺心里头就高兴。
李宝月笑道,“你最近好好准备啊,听说学堂的先生很严厉,入学之前还要校考呢,要是你不合格,即便是家里交了银子,先生也不一定会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