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带他们来到一间安静的会议室,泡了茶,坐在他们对面说:“两位,你们今天所求之事,我可以保证没问题,可以办理。”
“但在报纸上登广告,需要付费。毕竟,政府印制和分发报纸都需要成本。”
“这成本可不小!”
官员话锋一转,明确了要收费的意思。
对面,两个商人互看一眼,齐声答应:“那是当然,我们虽是商人,但也爱国,为政府捐献一些资金是应当的。”
“没错没错,我们每人出一万贯。”
官员摇摇头。两个商人的脸色微变,华姓商人有点不舍地说:“每人一万五千贯怎么样?”
官员仍摇头,两个商人的脸色已有些难看:“那么大人需要多少?”
戴姓商人开口,他已经做好被狠宰一刀的准备。
“不不不,两位误会了,我的意思是你们可以在报纸上做广告,但需要付费,不是我要你们的钱,是你们花钱做广告,这笔钱要交给国库。”
“收费标准不同,按字数和所需印刷的报纸份数计算,都有标准,我不能乱收费,乱收费是要丢饭碗的。”
官员见两人有误解,连忙解释。
华姓商人问:“不知这收费标准是如何计算的?”
官员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表格,递给两人:“收费标准在这里,你们自己看。”
两人接过表格仔细查看。
收费标准:
1.十字以内,刊登一千张收费一千贯;两千张收费一千五百贯;三千张收费两千贯;四千张收费两千五百贯。(以此类推)
2.二十字以内,刊登一千张收费两千贯;两千张收费三千贯;三千张收费四千贯。
3.三十字以内......
收费虽然不算便宜,但明码实价。
华姓商人和戴姓商人开始认真考虑,在报纸上打广告的效果,他们心里没底。但报纸受欢迎的程度,他们看得很清楚。
经过短暂的思考,华姓商人咬咬牙说:“这位小哥,先给我来二十字以内的,刊登五千张那种。”
...
-----------
新闻审核出版署的官员笑容更加真诚。
戴姓商人见状,也咬咬牙说:“我和华兄一样,二十字以内,给我登五千张,钱不是问题。”
“好的,两位,请随我来这边缴费。”
官员带领两人去缴费。他们先登记了信息,然后吩咐助手回去取钱。
数千上万贯铜钱堆积如山,他们不可能随身携带。
不久,两人的管家赶着牛车,拉来一车车铜钱来到新闻审核出版署。缴费后,他们都得到了盖有大印的凭证,这是新闻审核出版署的收费证明。
等下一期报纸出版,如果发现登载的数量不符,他们可以凭此凭证去告状。没有这个凭证,就算被黑了钱,他们也无处申诉。
然而,有了凭证就不同了,在大秦,谁不知道锦衣卫的威名。他们号称“贪官克星”,只要提供充足的证据,锦衣卫不会介意多抓几个贪官。
两人付完钱,拿着凭证各自回家。
...
半个月后,《大半月刊》第二期如期发行,这次印刷了五万份,但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街头巷尾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一个识字的人读着报纸,周围围了一大群人,专心倾听。在城市以外的广大乡村,这样的画面也时常发生。
为了推进皇权下乡,陈言派出的基层官员除了正常工作外,还新增了为村里人读报纸的任务。
首批敢于尝试,在《大半月刊》上大手笔做广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