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0章 饥荒(2 / 2)

何氏哭着吃,你快吞下去呀,大家都饿着肚子,这是大家给你的救命粮,你快吞下去呀……但是,蒜头的妹妹仍然吞不下。

灯花叹气说,饥饿已经把她的身体弄坏了,这粮食救不了她的命了!老天啊,这制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啊,竟然让小小的孩子活不下去,你怎么不把我的老命先收去呢!

捡狗也对世道大惑不解。他对母亲灯花说,以前我相信只要有力气,总是会有活路的,如今新社会怎么还会饿死人呢?人家说旱年出万,越是灾年越会去河边山上种粮,水上不能种,就种旱粮,怎么会饿死人呢?你说说,你是不是头一回遇到!我真是没用,眼看着女儿活活饿死!

蒜头的小妹妹,一个叫满秀的婴孩,终究在一个春日走了。她就像一只蝴蝶飞到了山上。何氏哭了几天几夜,半夜醒来还叫着妹妹的名字。蒜头有时恨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去找叔叔,如果早点妹妹就能把米粉吃下……

厅堂里一片静寂。经历个饥荒的人,比如蒜头,该感叹的都已经感叹过了。他苍白的头发里,看不出那个年代的痕迹。

独依和鲲鹏,在电脑上敲打着键盘。而她的父亲祝虎,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独依想,梅江边的饥荒,会成为鲲鹏规划设计的灵感吗?“灯花”讲述的那些野菜,讲述的那些饥饿,会以什么方式,成为村庄的记忆呢?

独依知道,人们发明了一种“苦难美学”,那是人类战胜苦难后归纳出来的一种精神品质。独依真想和薪火说说,听完“讲古闻”后,一起去识读野菜。也许鲲鹏会有相同的想法。如果他的设计稿中,能够再现那道梅江饥荒年代的“野菜盛宴”,那自然算得上是苦难美学了!

当然,真正的苦难是无法共情的!就像没有婚姻的人,无法体验婚恋中的悲欢离合。

梅江边,并没有专家研究过哪些野菜可以吃,不可以吃。人们不过沿袭代代相传的知识,而知识的积累就意味着一次饥荒年代的存在。神农尝百草是过于遥远的传说,没有明确的记载和传播,并没有给梅江边带来多大的福泽。河村的乡亲们吃过的野菜其实并不到百种,很快就由于菜谱有限而难以为继。

蒜头虽然走不动,但还得上学,拔野菜是周末的事。老师布置了作文,《春天来了》。不能只写大自然的春天,还要写社会的春天,比如好人好事,比如时代变化。在饥饿中,蒜头觉得写作文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因为可以重温野菜的美味。

春天来了,一丛丛绿色从大地上冒出来了。大自然知道人们的粮食断了,早早地准备好了食物的宝库。田珠子藏在水田深处,上面是一篷细碎的叶片浮在水中,以前这些叶子是猪饲料,梅江的孩子们早就知道其根像花生一样可口,一株一粒,拔起来非常费时,但孩子们仍然视若金子……

蒜头流着口水,想一想山上河边那些吃的东西。他把这些野菜搬到了作文本上,最后有气无力地把作文交给了老师。

蒜头的文笔,显然把老师吸引住了。老师兴致盎然地读了下去。通过文字,梅江边的野菜第三次被人类享用。老师是公社干部的家属,不知道野菜是救命之物,对作文本上的野味充满向往。

但这种向往很快被另一些文字打破了。蒜头看到老师紧着眉头。蒜头知道老师读到了妹妹饿死的事情。

老师读完了,把蒜头叫到了讲台前,说,现在奔向共产主义社会,怎么能写饿死人的事情?你这是夸张吗?如果是大人,就凭你这篇文章,也可以打成反革命分子!

蒜头说,我写的是真情实感,我没有夸张,我们村里今天春天死了两个人,最小的是我的妹妹,最老的是一个老奶奶。那老奶奶临死前还对大家说,要是能吃上一餐饱饭,死了也甘心!

老师听了,露出惊讶的神情,让蒜头回座位去了。下课后,老师把蒜头叫到办公室,再次问作文写的情景是不是真的。蒜头点点头。老师的眼圈红了,从帆布包里拿出一盒饼干,递到蒜头面前。在蒜头的眼里,老师就是天上的神仙,懂得人间的饥荒。

蒜头多么喜欢吃饼干。但他留下了几块,准备带回到家里,给婆婆、给弟弟妹妹,给母亲一起分享。

回到家里,蒜头把饼干给了灯花,说起了作文的事。奶奶说,怎么可以这样写文章呢,幸亏不是报纸,如果公社知道了,我们家就完蛋了!

听了灯花的话,蒜头把饼干甜蜜丢到了脑后,心里充满忧愁。老师就住在公社,当然会被公社知道。蒜头担心老师把作文带到了公社,交给她丈夫后,把自己抓起来,像关父亲一样关到那个小房子里。他提心掉胆过了一段时间,却没有一点事情。

相反,公社派人来到河村,为梅江边的村子拨来了粮食,虽然数量不多,但救了更多人的命。

敦煌对薪火说,经历饥荒的人,对粮食的感情是后人无法共情的,你爷爷那一辈人,总是舍不得倒掉剩饭菜,总是把桌面的饭粒捡起来,年轻人嘲笑他们不讲卫生,不懂得那些剩饭菜,在他们眼里不是残渣,而是当年的救命粮,他们怎么敢丢掉呢?!

独依从书中也知道那个年代,但是第一次听到野菜救饥荒的事情。她更想知道当时的灾情,以及战胜的办法。

到了那年夏天,河村的大食堂终于散了,队里给每家每户分了自留地,允许种红薯蔬菜。河村就在梅江边,沿河的土地是沙壤,红薯个头大,糖粉足,当然蚯蚓也多,表皮总是道道斑痕,洗起来麻烦。乡亲们削净,粉碎,晒粉。表皮光滑的红薯,直接用来充饥,帮助梅江人家渡过那几年饥荒。

有了自留地,捡狗精耕细作,红薯丰收。打地基的力气又充足了起来。这一年,河村挖红薯洗红薯,弄得手掌上总有层粘乎乎的糖液,洗不掉,刮不尽。捡狗打地基时抓着锄柄,那粘液把手心擦得痒痒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