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五十四章 凉州春意暖,铁蹄踏阳关4(2 / 2)

认得此2人的卫府众人,登时皆愕然。

此2人现身于此…

莫非2关有何变故不成?

赵旻不给自己臣属自由想象的时间,其人呵呵1笑。

“诸君不必惊诧,元直及公责之所以至此,皆因归远侯已抵达阳关之故也。”

说着,赵旻看向徐庶。

徐庶见人群中有自己的两名师弟(石韬和崔州平),又有数名不认识之人(诸曹、夏侯氏),于是其人向这些人作揖后,复又向自己认识的同僚躬身行礼…

最后,徐庶向赵旻深深1揖,于堂内朗声道。

“主公、诸君,归远侯欲在阳关之互市宣扬我皇汉国威、重设西域都护府之必要,故庶与公责匆匆而来,请主公及诸君尽速赶赴阳关,与归远侯1同重设西域都护府。”

满宠闻言,当即压低声音吩咐其人麾下治中从事庞淯。

“子异,即刻关闭并把守门户,旁人无故不得接近此地!”

庞淯虽诧异地望了满宠1眼,但还是果断领命行事。

果不其然…

当庞淯禁闭大堂门户之后,便听自家使君呵呵1笑…

“元直何必遮掩?有话不妨明言!”

徐庶的声音随之传来。

“伯宁兄果有高才!庶佩服!既如此,庶便直言相告…”

说着,徐庶神色肃然起来。

“主公、诸君,西域诸国并非皆愿受我皇汉管辖,康居、乌孙2国甚至对我皇汉颇存敌意。

故前几日归远侯于互市宣讲重设西域都护府之必要时,便曾因此与西域胡人争执,若非公责反应神速,或许将有冲突亦未可知。

有鉴于此,庶与公责匆匆至此,以提醒主公、诸君务必小心行事。”

【作者题外话】:俗话说得好,以德传家,可传十世;以地传家,可传百年;以富传家,不过3代。

所以,赵旻提前为自己亲儿子准备好人才库,绝对是明智之举。

这1章,咱们聊1聊毌丘俭。

与其余两叛不同,毌丘俭是真正出于忠心,他的目的也是为了复兴其人所效忠的曹魏、报答明帝曹叡之恩。

毌丘俭感明帝之顾命,故为此役。古人有言:死者复生,生者不愧。若毌丘俭可谓不愧也。

毌丘俭是3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他与文钦共同策动了正元2年(255)的第2次淮南叛乱。

“淮南3叛”是曹魏的地方督军在东南1线6续发动的、针对司马氏的军事行动。所谓“叛乱”之名是西晋代魏之后强加的,如果从曹魏的角度而论,它显然是拨乱反正的义举。

不过虽然3次叛乱的首脑均打着讨伐司马氏的旗号,他们之间的联系却并不高。

发动首叛(251)的王凌,拥立楚王曹彪,包藏祸心,试图成为司马懿第2;至于发动3叛(257)的诸葛诞,乃是镇压文钦、毌丘俭的急先锋,只是由于被司马昭夺权才被迫起事,实属司马集团的内讧行为。

3次叛乱中,唯有正元2年(255)毌丘俭与文钦发动的军事行动纯粹出于匡扶魏室之目的。因此2人在后世获得的历史评价,也相对最为正面。

关于此役的始末因由与战争过程,史书所载甚明,本文便不再重点论述。本文主要谈1谈毌丘俭在战争前夜的动员檄文。

毌丘俭起兵之前,曾撰写了1篇千余字的讨贼檄文,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许多内容可以与《3国志》的记载相互印证,同时又反映出魏廷高层的内在矛盾,具备极高的分析价值。

毌丘俭与文钦起兵(255)的直接原因,是正元元年(254)权臣司马师诛杀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光禄大夫张缉,又废黜魏帝曹芳,不臣之迹昭然若揭。

庚戌,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谋废易大臣(指司马师),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事觉,诸所连及者皆伏诛……秋9月,大将军司马景王将谋废帝,以闻皇太后。--《魏书齐王纪》

其中夏侯玄是故大将军曹爽的表弟,李丰是魏明帝的亲家,张缉是曹芳的岳父,3人均属于铁杆帝党。

夏侯玄等人被杀的余震尚未平息,曹芳被废又再掀波澜。

曹操在世时曾说过“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

汉献帝曾多次试图反抗曹操,曹操却始终矫情忍性,没有对刘协动手。

太祖拒(王)芬,辞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王沈《魏书》

但司马师显然不具备曹操的能力与威望,因此在听闻张缉、李丰试图利用夏侯玄取代自己的计划后,立刻便发动政变,将魏室党羽1网打尽,连魏帝也被1并废黜。

毌丘俭年轻时曾在曹叡的潜邸中效力,在曹叡登基后(226)又颇受重用,因此他对司马师废黜明帝嗣子的行径,自然是难以容忍。

(毌丘)俭袭父(指毌丘兴)爵,为平原侯(指曹叡)文学。明帝即位,为尚书郎,迁羽林监。以东宫之旧,甚见亲待。--《魏书毌丘俭传》

与毌丘俭共同起兵的文钦,是谯沛子弟,祖孙3代在魏为将,深受曹爽宠异。早在曹爽被杀时(249),文钦便对司马氏心存怨恨,遂借曹芳被废的契机(254)与毌丘俭1并起兵,替故主复仇。

曹爽以(文)钦乡里,厚养待之,不治钦事。复遣还庐江,加冠军将军,贵宠踰前……自曹爽之诛,钦常内惧。--王沈《魏书》

当然,毌丘俭等人起兵还存在另外1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司马懿已死,司马师掌权未久,并不具备乃父的政治威望。

司马师的资望很浅,他在明帝时期曾因卷入“浮华案”而遭废黜,不见叙用,直到明帝死后(239)始为散骑常侍。

夏侯玄、何晏等名盛于时,司马景王亦预焉。--《魏氏春秋》

魏景初中(特指曹叡死后、曹芳未改元的景初3年),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晋书景帝纪》

司马懿死后(251),吴将诸葛恪曾讥笑年过4旬的司马师“幼弱”,反映的便是这1历史背景。

司马懿先诛王凌,续自陨毙,其子(指司马师)幼弱,而专彼大任,虽有智计之士,未得施用。--《吴书诸葛恪传》

1言蔽之,司马家族的权力更迭,是毌丘俭起兵的历史背景;

魏帝曹芳被废,则是毌丘俭起兵的直接原因。

曹芳可是由曹叡所立、并将其珍而重之托付于当时重臣的。

所以,在受明帝曹叡之恩的毌丘俭看来,曹芳决不可废!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