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的进哥,极为罕见地调侃老搭档。
“文则此番立不世之功,封侯可期也。”
瘦高的于禁老脸1红。
“文谦休要胡言,某此番又有何战功可言?”
禁哥已经深深后悔,早知如此,自己便不该随主公出征。
主公何其善战也!
诚然。
沔阳南郑2城,是由苟哥攻下;
张鲁投降,也是因苟哥威慑之故;
阆中城是张鲁带路收回;
成都城由庞德破城门…
就连白衣渡江攻南郑码头…
都是孙夫人勇夺首功。
禁哥每1战都没能捞到功劳,貌似只有苦劳。
禁哥正自怜自伤之时,骤然闻自家主公道。
“文谦所言极是。破沔阳南郑2城,文则当居首功;
成都城虽为令明所破,然文则巧用声东击西之计,且调度得当,当居次功;
我等至凉州后,文则接应孟起有功,此战之后,我必向天子讨诏。”
【作者题外话】:刚刚将工区夜班工作安排妥帖…
码字…
如今是云某1天中,最快乐、最惬意的时光。
言归正传。
陈寿出身于益州士族,从小听着刘帮主的传奇故事长大,所以其人是刘帮主的粉丝;
同时,陈寿老爹因马谡失街亭之事,受诸葛亮刑罚;陈寿也被诸葛瞻欺负了许多年。
所以陈氏父子,视诸葛亮父子为仇寇。
然而…
尽管如此,陈寿仍对刘帮主、诸葛亮君臣之义赞赏不已,由此可见,这对君臣实属难得。
诸葛亮军事不行?
那是陈寿丑化!
曹魏视季汉数次北伐之诸葛亮为剧盗,对其人深深忌惮,由此可见,诸葛亮军事能力绝对不俗!
历史已经证明,在汉末3国推行法家的“法术势”,是走不远的。
曹爽败于司马懿,就是铁证之1。
孙夫人是不屑于与其人夫君的下属争功,否则论抢人头,谁能争过大小姐?
接着上1章,继续为您说…
没毛病吧?
继续说吕布啊!
挟泰山以超北海,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吕布骁勇,以“轻于去就、背信弃义”闻名当时。
布屡弑旧主,遭时人耻笑,以至被同有“反复恶名”的刘备公开詈骂。
然而常被读者忽略的,是吕布其实还有“忠君报国”的另1面。
布初平3年(192)亡入关东之始,身负“西迎大驾、还于洛京”的重要使命。
但因力不能及,且洛阳荒残已甚,故终未成行。
换言之,吕布大概是诸侯之中,最早得到刘协密诏之人。
谈到吕布“迎大驾还洛”的使命,绕不开他对刘协的个人情感。
布孤微发迹,1朝平步青云,对刘协无疑心存感激。
吕布出身并州5原(今内蒙包头),地处边鄙。
按《后汉书》记载,5原土地贫瘠、作物稀少,不生麻麦。
以至“人无冬衣,卧草御寒”。
5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后汉书崔骃传》
发迹后,吕布又被王允轻视,乃至“以剑客遇之”。
(允)素轻布,以剑客遇之。--《后汉书王允传》
剑客是“亡命奸臧”的代称。
方诗铭曾据此猜测吕布青年时代,在并州大约有过“从事强盗活动”的黑历史,见解可谓精辟。
汉末丧乱,悍夫“自恃勇武、断道剪径”并不鲜见。
如关羽、甘宁等辈,皆“发于亡命”。
1代大侠刘帮主亦然。
似布般,靠着“气力过人”而出仕的边鄙武夫,在洛阳城内因缘际会,竟“拜将封侯”。
布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魏书7吕布传》
虽然只是最低级别的“中郎将”与“都亭侯”,但对寒士出身的吕布而言,无疑是1步登天。
考虑到彼时“贵文贱武”的传统,吕布对汉廷无疑是感激涕0。
虽然吕布的职位大多通过董卓表奏,但观其与卓侍婢通奸、又谋杀董卓的故事看,其与卓也无甚感情。
注意:吕布的倚仗是“同州”王允(并州太原),政治倾向与董卓相异。
初平3年(192)“手刃格卓”后,吕布1步登天;
其人拜杂号将军,封温侯,假节,仪同3司…
最终“与王允共秉朝政”。
以布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3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魏书7吕布传》
“温侯”是王允的故爵,在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温县…也就是司马懿老家。
彼时处在同为“并州系”的张杨控制下。
吕布从中郎将迁为杂号,成为彼时为数不多的拥有“正式将军号”的人物。
在长安城内的“假节”不过是虚封,但“仪同3司”却给了吕布最高的政治待遇。
虽然吕布的“好日子”仅持续了1个半月,但“帝国元勋”的荣耀过往,必然令吕布对刘协心存感激。
注意:吕布4月2十3日杀卓,6月1日被关中诸将击破。
此事详见裴注。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无论吕布人品如何,刘协给予的“最高规格待遇”,对其无疑是巨大笼络。
看董卓死后,长安城内“前歌后舞”的狂热氛围,可知被捧为“救世主”的吕布,内心大约也滋生出了“报国情怀”。
(卓死)士卒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长安中士女卖其珠玉衣装市酒肉相庆者,填满衔4。--《后汉书董卓传》
吕布溃入关东之前,无疑从刘协处得到过密旨。
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