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究竟欲制何调味品?”
赵旻拍了下脑门,他这才想起,自己的实验还差1点儿尾巴。
于是其人躬身抱拳。
“元常先生勿急,你我同去城外工坊看1看便知。”
然而,早迫不及待的钟繇哪里肯再等。
“请主公先说清楚!”
【作者题外话】:诸君或许对程昱有所误解。
程昱虽是东阿县吏出身,且其人确实曾做过文职,但是…
老头儿实际上是武将!
遍览程昱本传便知,老头儿任武职的时间,要长于文职。
而且…老头儿膂力还真不小!
老头儿的全能属性,让诸君误认为其人是谋士。
对于武将而言,单挑、斗将,也就是暗耻系列游戏中的1骑讨,确实荣耀无比,堪称战场之华;
但对于谋士来说,这就是红果果的犯2!
大将的本职工作难道是斗将吗?
难道大将不是应该居中指挥,将兵卒们的战斗力最大化发挥出来吗?
这就好比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水厕其实挺简单的,开好化粪池、解决好管道闭水问题即可。
现在农村许多宅基地翻修重盖后,都是水厕。
对于实操经验丰富的赵旻而言,这根本就不叫事儿。
他是没钱,否则他真能将市政给排水系统建好…
当然,不是现代化的这种,而是十9世纪末欧洲城市那种。
赵旻是人不是神,他更没有系统。
这1章,咱们聊聊甘宁早期经历。
太史慈遗憾离世后,甘宁是江东毫无争议的第1大将!
甘宁早年“轻侠杀人,闻于郡中”,因此被视作亡命奸臧,甚至被冠以“锦帆贼”的诨名。
然而考诸史料,可以发现甘宁的出身与仕宦履历并不寻常,应被归入富室、豪强阶层。
当然,按照东汉的划分标准,甘宁还是出身寒门,这点没毛病。
第1万次强调,在汉末魏晋的语境中,寒门绝非贫苦人家,而是只有钱却没文化传承的地主阶级。
鉴于甘宁以“粗猛好杀”闻名,且入吴之后屡为军锋,因此常被视作武夫之伦;
然而其“开爽有计略”的性格特征,又不同于寻常武人,这应得益于他“颇读诸子”的教育背景。
我们先来看看甘宁的籍贯问题。
陈寿在《吴书》中称甘宁为“巴郡临江人”,即益州出身,却未提及其先世所在。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也。--《吴书甘宁传》
东吴国史作者韦曜称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即甘宁祖籍荆州,之后客居益州。相较陈寿,韦氏的论调便完善许多。
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韦曜《吴书》
不过严格来说,韦曜的论调也不够严谨。按《晋书甘卓传》,传主是甘宁曾孙,同时也是“秦丞相(甘)茂之后”。
由此可知,甘宁先祖最早可追溯至甘茂。
甘卓字季思,丹阳人,秦丞相(甘)茂之后也。曾祖(甘)宁,为吴将。--《晋书甘卓传》
按《史记》,甘茂出身下蔡,也就是秦国沛郡,东汉沛国。
两汉时代,沛国隶豫州,后划入9江,隶扬州。
照此描述,甘宁先祖实际经历了自长江下游(扬州9江)迁徙至中游(荆州南阳),又由中游(荆州南阳)迁徙至上游(益州巴郡)这样1番变迁过程。
(甘)茂者,下蔡人也。--《史记甘茂传》
(9江郡)下蔡,故属沛。--《续汉书郡国志》
按彼时传统,流寓侨人落户新土,数代之内便会改移籍贯。
如甘宁仕吴时,其人便以侨人自居,但至其曾孙甘卓,便成为“丹阳人”(见前文注引《晋书》),籍贯从益州变为扬州。
类似案例还有张昭(籍贯徐州彭城)曾孙张闿、薛综(籍贯豫州沛郡)之孙薛兼,此2人在《晋书》中皆被称作“丹阳人”。
可知士人后裔1旦扎根新土,便会改易籍贯。
张闿字敬绪,丹阳人,吴辅吴将军(张)昭之曾孙也。--《晋书张闿传》
薛兼字令长,丹阳人也。祖(薛)综,仕吴为尚书仆射。--《晋书薛兼传》
从时代背景上看,改易籍贯基本可以视作侨人出仕的必由之路。
因为无论是察举制还是9品官人法,均由长官(牧、守、公平、中正、州都)在辖区内进行考察推荐,“乡论”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此背景下,流寓士人很难通过正常途径得到出仕机会,因此改易籍贯势在必行。
《华阳国志》记载,巴郡临江县中有5大宗族:
严、甘、文、杨、杜。
常璩还特意标注“甘宁亦县人”,可知魏晋之际,临江甘氏已成巴郡“大姓”。
临江县枳东4百里……严、甘、文、杨、杜为大姓……甘宁亦(临江)县人,在吴为孙氏虎臣也。--《华阳国志》
不难看出,在经历了漫长的迁徙之后,甘氏宗族已经扎根益州,且具备1定的影响力,这也是甘宁可以通过正常宦途出仕益州的历史背景。
我们再来看甘宁的出仕年龄。
《甘宁传》中有1处带有歧义性质的描写,即传主“贼害”郡中,“至2十余年”,之后才“止不攻劫”,出仕州郡。
(甘宁)于长吏界中有所贼害,作其发负,至2十馀年。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吴书甘宁传》
此处的“2十余年”涉及到翻译问题。
若将之理解为甘宁在巴郡地方作恶的时间长达2十余年,则与甘宁的年龄及履历不符。
兴平元年(西历194年)是甘宁人生的分水岭。
是年他反叛刘璋,战败后亡入荆州。
因此他“贼害”郡中,必然在此之前。
兴平元年,(刘焉)痈疽发背而卒。--《蜀书刘焉传》
(刘)焉死,子(刘)璋代为刺史……荆州别驾刘阖,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英雄记》
按甘宁“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的行径来看,彼时其年龄下限不会低于十5岁,若如此,“2十余年”后的甘宁,年龄便会逼近4旬。此时他“止不攻劫,颇读诸子”,出仕后再历经“计掾”、“郡丞”的升迁考核,那么兴平元年(194)的甘宁,年龄至少在4旬以上。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招合轻薄少年,为之渠帅。--《吴书甘宁传》
(甘)宁本南阳人,其先客于巴郡。宁为吏,举计掾,补蜀郡丞。--韦曜《吴书》
这里存在1处矛盾记载,即建安十9年(214)甘宁从攻皖县,“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
是年(214)与兴平元年(194)相距2十年,若甘宁真的在巴郡之中“贼害”2十余年,那么他“手持练,身缘城”时的年龄便不会低于6十岁,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
(建安)十9年5月,(孙)权征皖城。--《吴书吴主传》
(甘宁)从攻皖,为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卒破获朱光。--《吴书甘宁传》
学者卢弼对陈寿的记载亦持怀疑态度。他认为甘宁在郡中贼害至多“十余年”,怀疑“2”字为衍文,否则“史文为误”。
刘璋于兴平元年为益州刺史,甘宁击璋,走荆州依刘表,在建安初年,中间安得有2十余年?疑衍“2”字,否则史文为误。--《3国志集解》
其实卢弼的观点提供了另1种思路,即“史文为误”。
以云某愚见,或者“2”字为衍文,或者“年”字为衍文。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甘宁在郡中“贼害”,前后“至2十余”。
即甘宁的游侠生涯,在他2十余岁时便已结束,之后读书仕宦,出仕州郡。
若此设想成立,便可完美契合甘宁的年龄与履历。
换言之,他在皖城之战、合肥之战时不过4十余岁,正值盛年,“为吏士先”、“出斫敌营”的行为也便合乎情理。
1家之言,仅博诸君1粲耳。
本章便说到这里,下1章咱们继续说。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