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其他同学来说海量的卷子试题,在曾凡这里很快就背完了,他还有大量时间可以读书,从薛燕家里搬来的那几套书他才看了一小部分,书桌里每天都放着几本,空闲的时候翻看学习。
他现在正看的是陈寿着,裴松之备注的《三国志》,相比明代罗贯中根据民间话本编写的小说《三国演义》,正统史书《三国志》的名气没那么大,但是小说的普及也让那一段历史为人熟知,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蝉,周瑜火烧赤壁,诸葛亮空城计等等,都是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
现在看了正史,曾凡发现那些故事很多完全没有记载,很可能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即便是正史,也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史官编写,真实性也不能完全保证。
三国时期造纸术并没有普及,书籍大多数还是竹木简为主,很多事件都是口耳相传,即便是当事人的口述,也不一定靠谱,更何况几十年后的陈寿,百年后的裴松之了。
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不容易作假,可信度应该很高,至于那些人物的具体事件,估计很多都是以讹传讹,可信度都要打个问号。
尽管如此,这些史书也是传承了一两千年下来,哪怕只有一半可信度,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为了收集勇敢的心原声碟音频,曾凡也在网上了解了一下电影的背景,电影故事来自现代人的一部小说,小说当然大部分是虚构,故事来源则是十六世纪一个盲人吟游诗人的史诗,和三国演义取自民间话本的背景倒是差不多。
不同的是三国演义事迹我们可以有《三国志》对照,那民间诗人杜撰的史诗有多少可信度,就很值得琢磨了,华莱士的事迹口耳相传三百多年,后人加了多少水分谁也不知道。
他们的吟游诗人和我们以前的评书艺人差不多,在不同的市镇乡间游走表演,为了吸引人听,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儿,可信度估计也就剩下少数几个人名了。
那些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可能湮没无闻了,他们几百年上千年后,还能被人提起,就已经很难得,今天绝大多数活着的人,可能过不了一百年,他们的儿子孙子死后,世上连个记得的人都没有了。
能有后代留下,至少他们的基因血脉还在世上流传,某种程度上生命还在延续,还有很多人生前默默无闻,也没有留下血脉后代,他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就像那首歌一样,潇洒走一回么?
合上书后,看着前面讲台发呆的曾凡浮想联翩,直到被人打断。
“这才几天就看完了?你可真厉害!”赵红娜看了他的书皮一眼,羡慕的说道。
“借你那本《gohthed》有一个月了吧,还没看完吗?”曾凡瞟了她一眼问。
“哪有时间看呀,我还要一边看一边翻词典,刚看了过一半!”赵红娜诉苦道。
“不要找借口,你其他的科目成绩再提高也有限,没必要太浪费时间刷题,多看点书开拓视野对你以后大学学习更有用!”曾凡好心的提醒道。
“可是史老师不答应啊,她说我有希望拿高考状元,对我盯得很紧!”
“那上大学后,没人盯着你,是不是就不学了?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得有自己的主见,算了,我也是多管闲事,你自己看着办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