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1001【怀璧其罪】(1 / 2)

大雪封路之前,太上皇带着老婆孩子,还有一些侍卫回到洛阳。

搬去辋川谷好几年了,这次跑来见见儿子,顺便在洛阳皇城里过年。

朱国祥已经两鬓斑白,不过其他地方居然发色乌黑。按照他穿越时胡诌的40岁来算,今年也算有68岁了,除了有些白头发和皱纹,并不见衰老得多么厉害。

众人聚餐之后,父子俩单独来到花园。

朱铭开玩笑道:“怎么,觉得我杀贪官太多?还是听说弄死了秦桧,赶着过来一起庆祝?”

“我是听说,你把皇族犯法与庶民同罪,写进了《大明律》并宣告天下。”朱国祥说道。

朱铭说道:“皇族犯法,不可能与庶民同罪的,尤其是宗室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几十年之后,他们盘根错节,互相包庇维护,文官哪里敢对他们动手?这条法律写进《大明律》,更多的是象征意义。或许,今后遇到强硬的皇帝,可以被引用奏效几回。”

朱国祥道:“成年的皇室,这几年越来越多了,长公主、公主也嫁了好几个。是该正式组建宗正寺了。”

“确实,”朱铭点头道,“皇族如果涉嫌刑事案件,判罚权不能留在宗正寺,必须交给三法司进行审理。”

朱国祥说:“可以。”

北宋初年的皇族、宗室犯罪,该谁来管没有严格规定,但肯定不是宗正寺。

宗正寺的职权,只有管理宗室的牒、谱、图、籍,负责宗室赐名定名,还有宗庙、陵寝等修缮祭祀,宋徽宗年间还管宗室教育——没有审判处置之权!

大概在宋仁宗时期,皇族和宗室数量过多,小小的宗正寺难以管理,于是又增加了一个大宗正司。

大宗正司不断的夺权,把宗正寺实质上给架空。同时还有了调解纠纷、接受诉讼的权力,但宗室犯法究竟该怎么判,必须交给皇帝进行裁决。另外,御史们也对宗室有监督之权。

父子俩开始讨论宗室管理问题。

商量结果如下:

第一,大致恢复北宋的大宗正司构架,但名字还叫宗正寺。

第二,宗正寺只管皇帝五服内的皇族、宗室、宗亲。

第三,五服之外的宗室和宗亲,其户籍必须转为民籍,接受户籍所在地官府的管理。这样就避免了宗室越来越多,财政吃不消的问题。

相应的,这种转为民籍的宗室和宗亲,科举做官不受限制,真有本事做宰相都可以。但在实际操作中,多半会被君臣忌惮,估计很难做宰相。

第四,五服之内的皇室、宗室,普通案件归宗正寺处理,刑事案件归三法司处理。三法司肯定不敢判决,多半是上报皇帝定夺。

第一任宗正寺卿,由朱嫣的丈夫陈鳌担任。

这种出了皇帝五服就转民籍的操作,看似非常冷酷无情,但宋朝的实际操作更无情。

宋朝对宗室的管理,以宋神宗为界限,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宗室严防死守,当猪养在宫宅之中,而且派太监去时刻监督。

第二阶段,宗室里的猪太多了,财政开销非常吃力。于是不再集中监视居住,疏属(血脉较远的)宗室,甚至只能自己租房子住,有些过得比普通百姓还穷困。他们又穷又受宗室身份限制,干脆就为非作歹,乃至沦为帮闲混混。

宋朝只有少数王系能继承爵位,而且这种王系还越来越少。

皇帝的亲儿子能封王,孙子就直接没了。

血脉较近的宗室,都是给荣誉官职,按年限进行升迁,大部分到老了可以升为节度使(虚职)。

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宗室,顶着一个虚职领工资,成为宋朝冗官的一份子。

血脉较远的宗室,削尖了脑袋想混個荣誉职务,运气爆棚的还能混到实缺。

朱国祥和朱铭讨论出的方案,看似冷酷无情,但相比宋朝宗室制度,其实对国家财政和血脉较远的宗室都有好处。

讨论完宗正寺,朱国祥又说:“已经成年的皇子,总不可能封王之后就当猪养吧?”

正常的皇帝,肯定乐意把不是太子的皇子当猪养。

朱铭说道:“按爵位给俸禄,只要他们别太奢侈,家里仆人别养太多,又有朝廷的赐宅,过清闲日子肯定没问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找点事情来做,不会像北宋那样严格监视。但除非皇帝许可,亲王的三代以内子孙,绝对不可以科举或做官!”

“看来只有搞文学艺术创作,或者是研究学术、科技发明了。”朱国祥道。

“对了,说到科技发明,你那蒸汽机搞得怎样?”朱铭问道。

朱国祥说:“实验机型已经改进到第三代,在矿山、铸币厂、锻铁厂有十多台蒸汽机投产,并通过实际运用慢慢改进缺点。蒸汽火车也搞出来了,我还在辋川谷铺了一段铁轨。但火车的做功效率不高,速度和运载量严重不足,还需要继续进行改进。”

朱铭惊讶道:“蒸汽火车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