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0530【李察哥的南北夹击】(2 / 2)

李察哥看完信件大喜,现在的情况是:杨志大军在河谷中段,李察哥率领六万多兵,堵在河谷的南方入口处。而甘肃军司的六万多兵,从河谷的北边正杀过去。

南北两支西夏军队,加起来接近十三万人,已经把杨志大军给两头堵死。

若是和南军司城还没丢,就更是中心开花。

即便丢了,也能夺回来!

望着丝毫未损的京玉关,李察哥不想再浪费时间,下令全军进入河谷地带,就连跟种师道对峙的军队也转移过来。

不要粮道?

不要退路?

呵呵,喀罗川河谷就是粮道和退路。十三万人南北夹击,几万明军哪里挡得住?杀了那些明军,李察哥的退兵路线就打通了。

谨慎起见,李察哥甚至留下一万兵,在河谷的入口处设立营垒,防备种师道、刘锡、刘锜带兵杀他屁股。

得知李察哥率兵进入河谷,种师道立即带兵过来汇合,还把金城关和兰州守军也调来,河谷外的总兵力超过一万人。

刘锜担忧道:“西夏主将敢放弃这里,全军一股脑钻进去,恐怕河谷北边也有西夏兵。杨将军以寡敌众,而且还被南北夹击,不会出什么状况吧?”

种师道非常有信心,微笑道:“俺也研究过火器,归正之后,更是多有观摩。以和南军司城的地形,我军有千余神机营,数十门各类火炮,守城自保绰绰有余。敌军不说十万,便有百万亦不怕,人数再多也不可能同时攻城。”

在守城方面,宋将出身的种师道,根本不把西夏人放在眼里。

却说几十年前,当时正逢西夏内乱,宋神宗感觉时机来临,出兵五路伐夏,战果颇丰,拓地二千里。又命令徐禧和种锷调兵遣将、囤积粮草,等第二年就一举把西夏给灭掉。

宋军在永乐筑城,调集民夫二十万,十四天就把永乐新城筑好。

此城让西夏如鲠在喉,梁太后倾全国之兵反击,对外号称有三十万大军。

徐禧害怕种锷、沈括抢了自己功劳,把两人给远远调走,自领三万人守城。探子报告说西夏有三十万兵,徐禧当然不信,反而觉得自己立功的机会来了。

不管有没有三十万,反正西夏兵铺天盖地而来。

徐禧竟率领三万宋兵主动出城作战,而且还不选择半渡而击,被打得狼狈逃进城内。接着水寨又被夺,只能挖井解渴。

靠着打败仗剩下的残兵,徐禧这文官竟也坚守了二十天,而且丝毫没有被攻破城池的迹象。

可想而知,汉人守城有多厉害,西夏的攻城能力又有多弱。

至于此战结果嘛,十四天筑起的永乐新城,属于他娘的豆腐渣工程,夯土的时候明显没有夯实。一场大雨下来,城墙被泡软了,西夏兵居然用檑木把城墙撞倒……不但大宋守军全军覆没,附近那二十万役夫也或死或逃或被掳走。

和南军司城,肯定不是豆腐渣!

种师道对刘氏兄弟说:“汝二人可分兵,一人留守京玉关,一人随我在谷外设立营垒。层层堵截,不让西夏兵出得河谷。”

于是,战场形势变成这幅样子——

一条狭长的河谷,北边是六万多西夏兵,中间是两万多汉兵,南边是六万多西夏兵,还有一万汉兵堵在南方河谷之外。

实在说不清楚,到底是谁包围了谁。

不论如何,在李察哥的眼里,谷中汉兵已经死定了。

想夺走和南军司城,没有那么容易!

否则宋军早就夺走了,哪还轮得到现在的明军?

北边的甘肃军司部队,行军极为缓慢,害怕汉人藏兵沟谷设伏,几乎每遇到沟谷,都会提前派骑兵进去查看。

小股部队他们不怕,而一旦有大股部队设伏,必然在沟谷之中留下痕迹。

“两边都来人了,北边的敌人更近。”杨志说道。

李彦仙说:“敌将谨慎,设伏难以奏效,稍有异状他们就停滞不前。干脆趁着南面之敌未至,主动出击杀败北面,杀得溃逃即可。再回过头来,全歼南面之敌!”

李进义说:“城内也要留人驻守。”

巩休拍着胸脯笑道:“俺已捞足军功,率部留下来守城就是,你们一个个也去赚点功劳。”

杨志说道:“重炮给你留下,全部架设在城墙上,防止南面之敌急行军杀来。子母两城的缺口处,只是勉强修补好,那些红土根本就没夯实,你万万要小心敌军撞击城墙。如果敌人来得快,最多坚守一两日,大军就能回来。如果敌人来得慢,估计北边打完了他们都没到。”

李彦仙说:“俺可分出骑兵,去阻缓南面之敌的行军速度。不必跟他们硬碰硬,袭扰即可。河谷中遇到再多敌骑,他们也无法展开。”

“南边就拜托李将军了,”杨志说道,“至于北边,可分出五百骑随军,专用来乘胜追杀溃兵。”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