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4章 蓝田滨河湾,火热开工!(1 / 2)

在老者的厉声告诫中,为李玉珑驾车的徐建轻声解释说:

“老奴前些日子派人过来打听过,骆衡此人虽然年逾七十,但谈吐有礼,行止上佳,应该是个家道中落的,而且为人公义,在这群灾民中很有德行。”

“听说是从河南道一路逃荒而来,路上陆陆续续的散尽家财,解救了为数不少的难民。”

“而这些被拯救的人,便以骆衡为主心骨,相互抱团取暖,在城外的这群难民中占有不小的话语权。”

李玉珑眨了眨美眸,有些吃惊。

看着这些认同了骆衡的说法,逐渐包围上来对自己行叩首之礼的难民,乌泱泱一群大概有好几百号人。

不难想象,若是他这一路上没有选择为了解救难民而散尽家财,即使到了长安这富庶之地,最起码也会是个富家翁,而不是苟延残喘的在城外,沦落为难民。

这份慷慨解囊的大义,让李玉珑心中敬佩不已。

只是...

“既然骆衡此人年逾七十,那朝廷每月的慰问呢?”

在这个医疗保健都刚刚起步的年代,很少有人能活到七十以上,但只要到了古稀之年便会被视作祥瑞,朝廷也会定期赐下封赏。

而像骆衡一样有德行,年纪也够岁数的,朝廷甚至会赐下官位乃至爵位,无论是谁见了也是有礼相待。

就像是巢元方、虞世南等人,就算是皇帝见了,也要恭称一声‘巢公’、‘虞公’。

徐建沉吟片刻,猜测道:“朝廷的封赏自然是有的,但想来,骆衡应该是将封赏分给了难民,不然这里留不下这么多小娃娃。”

李玉珑心中更是敬佩。

估摸着城外的难民差不多都到齐了,徐建轻声提醒一句:“小姐,可以按计划安排这些难民登记了。”

李玉珑当即点头,向左右两侧的扈从吩咐了几句。

“每户发放户口册一本,要坦白说明户主姓名、年龄、籍贯以及家庭成员的年龄,身体状况。”

“若有隐瞒不报、虚报、假报户口者,严惩不贷。”

数十持刀扈从手持铜锣,游走于成群结队的难民之中,一边说明着户口要如何登记,一边留神注意着难民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徐建将已经登记过户口的骆衡叫到车后,恭敬请求道:“骆老,您在难民中颇有威望,还请麻烦你组织些可信的人手。”

“将这些难民中但凡可疑的、陌生的都记录下来,算是为小姐排除隐患了。”

骆衡连连称是:“大管家此言是极,这些人来自天南海北,难免会有居心不良之人浑水摸鱼,试图隐藏在难民中混入曹国公府对主人不利,老奴这就去安排。”

徐建看着颤颤巍巍离去的背影,颇是无助的叹了口气,这又请回来个祖宗啊。

天保元年(551)生人,现在已经七十三了,比徐老太爷还大上一轮...

李玉珑正和伢娘在车厢里闲聊,突然人群中就是一阵糟乱的打骂声。

李玉珑赶紧出门眺望,上千的灾民在这里聚集,稍有口角之争便会引起生变,可能还会愈演愈烈发展成双方势力的争斗。

万一再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极有可能变成民乱,威胁到自家的计划。

心急之下,拎起裙角就想过去。

“小姐,还是让老奴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徐建赶紧拦住欲要下车的李玉珑,听那动静已经是动上手了,万一伤了小姐一根发丝,这些难民死不足惜。

挥手喊上了几个老伙计,拎着刀就走了过去。

扭头观望的难民们见几个杀气腾腾的甲士持刀而来,纷纷侧身让出了一条通路,生怕躲得慢了被那横刀劈到身上。

人群之中留出了大片空地,那位名叫王骆的童生正指挥着一健壮大汉,将俩三年轻人按在地上往死里捶,大汉那沙包大的拳头血流不止。

“怎么回事?”徐建几个包围了这群人,冷面沉声询问。

王骆看清楚来人松了口气,像模像样的拱手回道:“回徐管家,这三人一直流窜在人群里散布胡言乱语,某注意他们很久了。”

“今天登记户口的时候,更是一问三不知,虽然异口同声的说自己是孙家沟的人,但某一问起孙家沟村有几户人家,有什么特产,就支支吾吾的说不上来。”

“刚才还被某发现,他们仨在暗地里蛊惑人心,说蓝田公收留难民,是想着拥兵自重。”

锤人的大汉也停下了动作,将三人叠在一起用脚死死踩着,恭敬的等候徐建等人的发落。

他虽然有一把子力气,能养活自己,但嘴太笨,而长安人又太特么的奸诈。

按他签下的契约,自己每个月的月薪都要被店家压下半年,干不满三月工期作废。

意思就是他要先给那家店白干六个月,才能拿到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等那时候,全家怕是早饿死了。

没办法,自己只能打一些短工勉强糊口,现在好不容易见到活下去的曙光,自家闺女还有机会读上书,容不得大汉不恭敬。

躺在地上哭天喊地的三人,见话事人来了,立马大喊大叫说自己委屈,什么冤枉好人。

王骆赶紧解释道:“徐管家,这三人嘴里就没一句实话,脸皮还贼厚,千万别信他们。”

徐建看了看这一圈的难民,很多人都是一脸嫌恶的盯着这仨闹事的家伙,心中也就明白了,大概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