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猛道:“臣以为荡寇伯乃不二人选,一则荡寇伯久经沙场,战绩彪炳,前日又有江南剿贼经历,可谓驾轻就熟。
二则战场瞬息万变,荡寇伯执掌锦衣卫,消息灵通,正好因势而变。
三则江南赃款乃锦衣卫运送,如今出了事,荡寇伯亦当仁不让。”
“臣附议。”屠斐、曹劲忙附和,“荡寇伯的确是最佳人选。”
师志泽、苏浩初、宋睿三人也忙附和:“臣亦以为荡寇伯乃不二人选。”
熙丰帝微微点头,看向贾琮,道:“荡寇伯可愿往?”
贾琮见霍鹏、董仪两人微微摇头示意,知道这不是个好差事,如今情况不明,一旦出事,自己前程就完了。
因推脱道:“臣屡受皇上天恩,本应万死不辞,可此事事关重大,臣才疏学浅,少不更事,若有疏漏,便是千古罪人。请皇上派一员军中宿将挂帅,臣愿为先锋。”
还是当先锋好,打得好大家看得见,挂帅就得负总责,风险太高。
霍鹏、董仪忙道:“臣以为荡寇伯所言不无道理,他虽家学渊源,少年将军,可毕竟年纪尚幼,这等大任还须另派大将肩负为妥。”
屠斐摆手道:“二位中堂此言差矣,数年前荡寇伯便驰骋域外,摧锋万里,勒石乌桓,真乃我大吴之霍骠骑也。
如今岂会畏惧区区几个山贼流寇、邪教妖人?而今情势,实无更佳人选,臣力荐荡寇伯挂帅出征。”
“臣等附议,此任非荡寇伯不可。”众人齐声道,摆明要捧杀贾琮。
熙丰帝虽明白他们的意思,不过也觉得贾琮适合担此大任,因此目光又看向他。
霍董二人微微皱眉,却不便开口反驳,论实际条件,贾琮确是上佳人选。
贾琮头皮发麻,见熙丰帝不容置疑的目光射来,也豁出去了,慨然道:“启奏陛下,既然诸位大人一力举荐,臣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为尽快平乱,臣有两件事求陛下恩准。”
熙丰帝瞪了他一眼,道:“你倒会挑时候,说罢。”
“其一,臣斗胆请陛下赐金鈚令箭,暂节河北、山东、河南、金陵等四省官民兵马,先斩后奏,以使军令如山,令出一门。
其二,臣请从勋贵中选调几个知兵之人,以为辅佐。如此,若不能胜,甘当军法。”
贾琮横了心,与其让人算计,不如把局势控制在自己手中,要干就干一票大的。
熙丰帝目中精芒一闪,缓缓点头道:“准!封荡寇伯贾琮为戡乱大将军,赐金鈚令箭,节制四省军民人等,于元正之前戡平匪患!”
“臣遵旨。”贾琮感觉鸭梨山大,元正就是正月初一,如今只有两个月便是春节,时间十分紧张,必须速战速决。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用兵方略,方才辞了皇帝出来。
贾琮拉着冯远道:“老哥,这次小弟身负重任,后方粮饷军器供应,就全靠你了。”
冯远把胸前肥肉拍得砰砰乱颤,道:“老弟放心,老哥虽不如萧何,想来也不差几分,定使你粮道不绝。不过……”
说着声音转低,“你可得先去把那批银子抢救出来,切切。即便让贼寇多破几个城又如何,咱们手里有银子,才好赈灾啊。明白么?”
贾琮点头:“放心罢,琮理会的。”
虽然这说法有些残酷,但他也不是中二少年,深知这笔银子若让贼人得了去,定成大患,倒时候就不知要死多少人了。
一出皇宫,贾琮便马不停蹄发号施令。
“着镇国府牛继宗、理国府柳芳、修国府侯孝康,锦乡伯韩毅、长安伯陈克、临川伯卫宜并其世子,还有定远伯府冯紫英,速来提督衙门见我,商议紧急军情!”
“是。”
“着空性、解辉即提所部,星夜南下,驰援聊城,务必确保漕银安危!”
“是。”
贾琮也没空回府交代事情,直奔指挥使衙门,召集众人商议军情。
看着墙上的舆图,贾琮沉思良久,道:“温振、方极。”
“卑职在!”两人出列拱手道。
“即刻恢复河北、山东各地卫所联络,全力打探军情,居中策应,速报于各路大军。”
“卑职遵命。”
“范鸣,督促兵部、户部尽快转运辎重粮草。”
“卑职遵命。”
“雷泰,传我军令,着河北、山东、河南、金陵四省各地衙门,即刻征调乡勇民壮,筹措粮草,守护地方,保境安民,但有延误者,斩!
主官弃城而逃者,斩!军备不力、畏敌怯战、贪生怕死、通风报信、变节从贼者,斩!”
“卑职遵命。”
“诸位世伯世兄,事情你们已经知道了,之所以请你们来,只因皇上封我为戡乱大将军,赐下金鈚令箭。
这是个立功的好机会,诸位可愿随我出征?”贾琮道,拉拢他们既能得助力,又能趁机壮大国公一脉力量。
柳芳、侯孝康等人忙道:“但凭大将军差遣!”(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