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主播详细说明的缘由,张居正也终于明白君臣之间存在的嫌隙。
他之前一直把师生关系放在君臣关系前面,总是以一副严师的面孔呈现在小皇帝面前。
这才导致他忽略了小皇帝内心的感受,最终酿成大祸。
现在经过主播的提醒,他已经明白该怎么做了。
他此时此刻已经转变好了思想,始终要把君臣之道放在心中,给予小皇帝应有的尊敬。
其次就是严师的身份也不再适合,小皇帝明显已经不喜欢,要转变成慈师的形象,时刻给予小皇帝应有的关怀。
唯有如此,才能让小皇帝感受到他的慈爱,避免悲剧重蹈覆辙。
张居正:陛下,等会直播结束后,臣陪你练习自行车。
小万历:张……张先生……一言为定……
小万历激动不已,一双乌黑的大眼珠子异常明亮,小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
张先生以前对他一直都很严厉,动辄训斥,让他对张先生又怨又敬。
现在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他的好日子要来了。
这一刻,他不得不感谢主播。
要不是现在朝廷财政吃紧,他真想重金打赏主播。
正因为主播告诉张先生以后会发生的事,这才让张先生一改往日的严厉,对他转变这么大。
看到小皇帝脸上开心的笑容,张居正这才深刻的明白以前的教育方式错得有多离谱。
不过好在为时不晚,主播所说的还没有发生,现在还来得及弥补。
相信经过这一次,他和小皇帝的关系可以融洽,不会再遭到清算。
搞定了身后事,他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改革,这才是最要紧的。
原先历史中的改革以失败告终,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小皇帝的清算,但也应该是有其他因素的。
只要找出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那他相信这一次改革肯定可以成功。
张居正:主播,我想请问一下,后世认为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他身在居中,对改革失败的原因看得不全面,唯有从后世寻找答案。
毕竟后世距离大明王朝有好几百年,能够更加全面的分析改革的形势,从而找出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苏晨看到张居正提的问题,由于张居正改革在整个封建社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很乐意就这个话题多说几句。
“张居正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使明朝的财政收入有了很大的改观,社会经济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垂危的大明王朝赢得了生存的转机。”
“但是,张居正去世后,在保守派的激烈对抗下,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
“张居正本人也成为了改革的牺牲品,落得個人亡政息的结局,明朝也继续走向了衰落的道路。”
“对于张居正改革失败的原因,后世学者认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雍正:大明实亡于万历,更准确的说,张居正改革的失败,标志着大明王朝开始走向灭亡。
到了万历时期,大明就已经呈现颓势,在走下坡路了。
张居正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挽救了大明的衰落,让大明走向中兴的道路。
但好在张居正一死,其一系列改革也偃旗息鼓,这才给了他大清崛起的机会。
否则要是真按照张居正改革那样搞下去,哪里还有他们满清什么事。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非常感谢万历皇帝和那些反对派大臣,及时扼杀了大明中兴的势头。
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此刻深感后悔,现在回想起对张居正死后清算的决定感到深深的懊恼。
当初张居正病逝后,他为了尽快坐稳皇位,选择拿张居正开刀。
诚然这其中有对张居正不满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反对派的支持。
为此,他不惜推翻张居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可直到一两年后,随着他全面接手朝政,他才更加深刻明白张居正改革的重要性。
可到了那个时候,他即便是后悔也晚了,再想重启张居正的改革措施已经根本不可能了。
“首先,改革失去了皇帝和太后的支持。”
“张居正担任万历皇帝时期的内阁首辅,拥有绝对的权力。”
“同时张居正还是万历皇帝的授业讲师,万历年幼的时候,对张居正可以说是言听计从、毕恭毕敬。”
“可是随着万历渐渐长大,尤其是年满十八岁之后,已经可以独立处理朝政,并且想自己亲政。”
“但是张居正却不肯放权,在李太后的支持下,仍然紧紧抓住权力,不愿意把朝政大权交给万历。”
“这让万历对张居正起了疑心,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就难以拔除。”
“于是万历产生了逆反之心,对于张居正也由以前的敬畏和忌惮转为产生嫌隙和不满。”
“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真正掌握了权力。”
“为了恢复帝王的权威,发泄这么久以来压抑在心中的对张居正的不满,也为了取得张居正反对派的支持。”
“从而对张居正进行了清算,废除了张居正的改革。”
“随着张居正的身败名裂,所推行的改革也因失去制度支持最终失败。”
李太后:张先生,却不想是哀家害了你,哀家对不起你。
一想到张先生最后惨被清算也有她的因素,她不禁流露出懊悔的神情。
其实,张先生早就有隐退的意愿,只是她一直没有应允。
毕竟她们母子两人需要有一个依靠,要不然容易被那些大臣欺负。
她一个弱女子,儿子年纪又那么小,孤儿寡母的震慑不住朝堂。
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不让张先生隐退,希望张先生能够留下来帮助她们母子。
可却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她的这个决定,最终导致张先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张居正:太后千万不要这么说,这其中的过错在臣身上,臣不应该贪念权力,应该早点隐退的。
虽说他有提出过早些隐退的想法,只是李太后没有应允。
但最根本的还是他自己舍不得手中的大权,于是半推半就的答应下来了。
归根结底,原因在他自己,和李太后的强制要求关系不大。
他已经考虑清楚,等小皇帝长大之后,他必须把手中的权力慢慢交还给皇上。
哪怕他以慈师的形象得到皇上的信任,也必须这么做。
“其次,改革没有推动和支持改革的社会基础。”
“张居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虽然对于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有好处,但是他的措施不可避免地损害了官僚贵族和地主豪绅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夺情事件之后,官僚队伍中的一些开明人士也放弃了对张居正的支持。”
“为了扫除思想障碍,张居正提倡经世实学,反对空谈,禁止讲学和另立学派。”
“还杀害了当时著名的心学传播者何心隐,整顿了64座书院,并且将这些书院收归国有成为官办书院。”
“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思想专制,在思想活跃、心学迅速发展的当时是不合时宜的,这些行为引起了信仰心学的读书人和士大夫的反对。”
何心隐:我不过教书做学问,怎么也能遭受无妄之灾,我招谁惹谁了。
听到自己被张居正杀害,他顿时忿忿不平。
他此生的志愿就是传播王阳明的心学,想要让全天下每一个学子都能了解王阳明心学。
张居正要改革,那是张居正自己的事,和他又没有关系。
可张居正为了控制全天下读书人的思想,居然丧心病狂的拿他开刀,这是何等的荒谬。
张居正:我的改革针对的就是这些地主豪绅,他们不搞破坏就已经非常奢求了,哪里还敢奢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他也知道自己的改革缺乏广大的支持者,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毕竟他的改革损害的就是地主豪绅的利益,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很正常。
至于扫清思想障碍,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毕竟他的改革措施让很多读书人不满意,难免他们聚在一起妄议国政,进行思想管制再正常不过。
不过有一点让他好奇,这个夺情事件到底是什么,居然能让他的支持者放弃对他的支持。
看得出来,这应该是一起很严重的政治危机。
要是能够知道原委的话,说不定可以提前规避这个危机。
想到这里,他不禁询问起了主播,主播应该对这事比较清楚。
张居正:主播,这个夺情事件指的是什么?
“张居正为国事夜以继日地操劳,万历五年,多年未见的老父亲张文明去世。”
“按照当时大明祖制,朝廷官员的父母过世,必须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个月,期满起复为官。”
“张居正的改革才刚刚开始,此时离开必然使得改革功亏一篑。”
“于是乎,张居正做出了唯一的选择,夺情。”
“明朝的士大夫忠君尽孝的观念根深蒂固,未能尽孝何来忠君。”
“正德朝的大学士杨廷和也是一代名辅,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即刻辞官回家守制。”
“如此一来,对于张居正的夺情,朝廷官员口诛笔伐。”
“无论是御史还是六部官员都上疏要张居正辞官回去守孝,给张居正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此时万历还不能亲政,国家大政均需张居正裁决,不想让张居正回家守孝。”
“最终由万历下诏警告群臣,再议论张居正夺情者,诛无赦,非议才消止。”
张居正听闻之后,目光有些复杂。
也难怪原本他的支持者会放弃对他的支持,一切都明了了,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确实,大明是以孝治天下,对于官员来说更应该遵守。
按照大明的礼法,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官员应该辞官回老家守孝。
这一刻,他不禁深深为难起来。
距离他父亲去世的万历五年还有三年时间,到时候他又该如何选择。
要还是按照历史上的那样夺情,那肯定会有很多他的支持者对他心生不满,至于那些反对派更是不会错过打击他的机会。
可他要是辞官回老家守孝,那他好不容易刚刚铺开的改革措施恐怕就要功亏一篑。
这种两难的选择,让他一时颇为头大,不知该如何抉择。
正在荆州老家的张文明从主播口中得知了自己的死期,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他大致也能感觉到自己可能没有多少年可活,可骤然得知还有不到三年时间,多多少少有些伤感。
不过现在可不是悲伤的时候,他还得帮助儿子解决麻烦。
不能因为夺情一事,就让他的儿子腹背受敌。
张文明:老夫是张居正的父亲,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等老夫去世后,老夫不要求张居正回来守孝,张居正好好推行改革拯救大明,就是对老夫最大的守孝。
正主公开出来说明情况,那些改革的反对派一个个脸色难看。
好不容易这么好一个打击张居正的机会,就这么被正主轻而易举的化解了。
张居正不禁会心一笑,刚才艰难的抉择瞬间荡然无存。
“另外,朝廷对于清丈出来的地主的逃税地,只要把赋税缴清,就承认土地的合法使用权。”
“而不是把地主多占的土地分给没有地的农民,所以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这样也就很难得到农民的支持。”
“一条鞭法的实行,虽然减轻了商人和手工业者的负担。”
“但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弱小,没有形成一股新兴的政治力量来支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