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卷阅读128(1 / 2)

只能选择从陆路交通出发,然而在坐了20多个小时的大巴后,大巴车却在路上抛锚了,为了不耽误时间,两人选择搭乘路过老乡的拖拉机前往下一个目的——Askole。

驾驶拖来机的也是一位来自中国的老乡,姓王,在巴基斯坦工作生活已经有了十多年,并且娶了一名本地的女子,生了三个孩子。用老王的话说,在哪里过日子不是过呢。

老王一边吸着烟,一边用眼角余光撇了眼查林和何棠江,嗤嗤笑了。

“年轻人吃不了这苦,还跑深山老林来,不是自找罪受吗?”

从斯卡杜到Askole的这一段路,非常不好走,地上到处都是碎石、裂隙,这辆大轮子的轮式拖拉机开在这种路上,像是随时要散架了一样,然而神奇的是,每当何棠江觉得下一秒它就要车毁人亡时,老王神奇的车技总能让它越过一个又一个沟壑,又成功往前开了数百米。

后半程路上,不仅是查林受不了了,连何棠江都快被颠得把肺给吐出来。

“到了。”

老王终于给他们看见希望的曙光,一把扔下烟头,一手指着前方的小土房子。

“前面就是Askole了!”

Askole,巴基斯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近几年却因为户外运动的流行,在一定圈子内成为了人尽皆知的地名,这是前往K2大本营的必经之地。这个弹丸之地,成了世界各国徒步和登山爱好者的周转基地,倒也因此为这个本不起眼的小镇增添了别样的活力。在巴基斯坦,这种活力指的就是工作与钱。

何棠江他们抵达Askole村前,老远就看到有一辆车被堵在村门口。

“怎么回事?”何棠江紧张地问,“被拦住了吗?”

老王放慢车速,漫不经心地回道:“是啊,被拦住了。没事,一会下去你们也可以挑一个年轻力壮的。”

挑个啥?

何棠江一头雾水?

可过了一会,当一个黝黑的少年向他走过来比划着问要不要服务时,何棠江才明白了这群拦路人的工作——背夫,高山上最不起眼却最不可或缺的人群。他们为来自发达国家的登山者们每年背负数以千吨计的食物、物资、装备到雪山之巅,在为别人成就梦想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家庭赚取糊口的钱粮。

何棠江看着眼前这位黝黑又粗糙的背夫少年,就想起了滕吉,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滕吉在山顶苦力之中已经属于金字塔尖的人群了,而塔的基底则是这些没有文化也没有能力考取登山向导真的背夫们。

“便宜的,不贵!”

“一天二百卢比……那一百五十卢比。”

看见少年还在比划着向表达自己的售价,何棠江心里有些堵的慌。本是同龄人,处境却如此天差地别,令人唏嘘。他在国内了解过汇率,一百五十路比兑换成人民币连十块钱都不到,却可以买这个少年一整天的苦力。

何棠江坐在车上闷闷地没说话,老王却已经熟门熟路地跳下车来。

他熟稔地拉过那个背夫少年的脑袋,用力揉了揉对方的短发,用当地语言熟练地沟通了什么,没过多久,那少年感激地冲何棠江一个弯腰,就熟门熟路地去后面帮他们背行李了。

“行了,我给你们谈好了,一天十块钱人民币。怎么样,不嫌贵吧?”老王靠着车门,斜睨着查林和何棠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