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30章 谋划(1 / 2)

汉武帝幼子刘弗陵,8岁登基,成为大汉第八位皇帝。

直到18岁,都是辅政大臣霍光代为处理朝政。

这是先武帝遗诏定好的事。

先帝遗诏的辅政大臣是四位: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

不过,金日磾早死。上官桀、桑弘羊后来也被霍光诛杀、绝户了。

另一位大臣田千秋不在先帝遗命之列,但他是丞相,是必然的辅政大臣。

不过,田千秋已死。御史大夫王欣继任,只过了一年也死了。现在由御史大夫杨敞顺位接任了丞相。蔡义进御史大夫。

眼看再过两个月,刘弗陵就要年满18岁。

这天早朝时,皇帝提出自己经验尚不够,希望18岁之后,由霍光继续“辅政”。请大臣们讨论一下此事。

即便是头猪,都能听出皇帝在说反话。

可是,所有大臣都不敢轻易发表意见。

因为,一方面,先帝遗诏说得清楚明白:皇帝刘弗陵18岁亲政。

实际情况是:皇帝在皇位上坐了10年,如今已成年。

亲政似乎毋庸置疑。

但是,10年来,代替皇帝执政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可不是善茬。

他对权力的贪恋,满朝文武谁人不知?

大臣们深怕说错话,毁了自己前途是小,家破人亡也不出奇。

于是,朝堂上一时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霍光起身,看看众人,离席,对着刘弗陵抱拳道:“陛下,先帝遗诏不可改。臣立即着手准备皇上亲政大典。”

刘弗陵也离席扶住霍光,笑道:“大司马大将军,万万不可。朕说的是真心话。朕一直惫懒,出席朝会也不多。由现在起,朕每朝必出,开始随大司马大将军用心学习,争取早些熟悉政务。但是在此之前,还是请霍大人不辞劳苦,继续多担待些。霍大人万勿推辞。”

这番君臣奏对,让大臣们心里明白了:皇帝意思不是现在就要掌权,而是要开始学习掌权。

也就是说,皇帝要开始安插人手。

接下来就看霍光如何接招。

霍光思索一会,缓缓道:“老臣遵旨。”

大臣们松了一口气。

霍光的态度,表明他接受了皇帝的条件。

如果他不同意皇帝意见,他就会以退为进,直接撂挑子。

现在的朝廷,离开了霍光,不说立马就会瘫痪,起码是一团糟,转不动。

如果霍光不想配合,皇帝还真的不能硬来。

皇帝也硬不起来。

皇帝没有军队,没有大官小吏,凭什么建立威信、维持稳定?又靠谁保证政府机器运转?

如今,面对皇帝伸手要权,霍光选择了让步。

他们达成了初步协议,避免了朝局震荡。

于是,朝廷在平稳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最瞩目的是,原来被霍光打压的两个人:徐又成、魏江,调回了长安城。

徐又成任大司农,光禄大夫。

魏江任少府卿。

两人都是九卿之一。分管两个钱袋子。

*****

大汉现在的基本盘是3000万人。

诸侯王封地18个,约1000万人口。这些其实是诸侯国,与中央政府关联较少。

唯一作用是对外战争时,皇帝有权征调他们的部分军队。

皇帝真正的辖地是91个郡,2000万人口。

其中军队70万。

朝官800名,胥吏2000。

郡县官员3200名。胥吏一万。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汉官员\/人口比是4000\/2000万=1\/5000。

有意思的是,这个数据的历史变化是:

东汉:1:7464;

唐朝:1:2927;

元朝:1:2613;

明朝:1:2299;

清朝:1:911;

1949:1:290;

1998:1:40;

(数据摘自1998年财政部部长助理刘某某发言)

官员与总人口的比例,也就是说多少人供养一名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