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试结束后殿试正式开始。
考生们表现各不相同。
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抓耳挠腮,还有的写写停停露出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考到中午时,光禄寺送来午餐。
考官的午餐十分丰盛,不但有茶食和果子,还有酒、五个下酒菜,汤、饭以及四个下饭菜。
考生们吃的就相当简单了,每人两个馒头一碗汤
不是宫里抠门,是怕这帮穷学生没吃过好东西,突然吃好东西后会出现不适的症状影响考试。
吃完午饭后考生们继续答题。
日暮时分诸举人考试结束,到东角门交卷后离开。
受卷官整理所有考生的试卷后,将试卷送至弥封官处进行弥封(盖住名字)。
(乡试和会试比殿试多一道流程,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的笔迹,封盖名字后会安排誊录官执红笔誊录考生试卷。殿试时因为时间紧迫,阅卷官都是皇帝信任之人,所以就少了一个流程。)
大明朝有制,殿试结束后第二天开始读卷,第三天发榜。
次日傍晚前,阅卷官将试卷分为一、二、三等,并将其中的一等卷交给了崇祯。
卷子有十份,每份卷子都是笔迹工整,卷面整洁。
不巧的是,他在这些卷子里又看到了吕宫的名字...
他直接将吕宫的卷子放到最后,并拿起了王夫之的卷子。
这位思想家果然有两把刷子,竟能从殿试中脱颖而出。
他假装看了一遍将又从里面挑出一张卷子。
随后让人将二等卷子送来。
看完后从里面挑出一份。
确定完殿试成绩后,接下来又是一堆繁琐的礼仪和流程。
最后。
官员将记录殿试结果的黄榜张贴在长安左门外,以示天下。
这里早就围满看热闹的人。
官员张贴完黄榜后立刻有人凑上前大声念道:“一甲第一名,王夫之!”
哗!
围观的人群里爆发出惊呼声。
“王夫之是谁?”
“不知道,快去打听打听。”
“你打听的时候帮我问问他是否婚配,我家闺女正在闺中待嫁。”
“你剩饭吃多了吧?就凭你还想把闺女嫁给当朝状元郎?”
“想想也不行?”
“梦里啥都有,慢慢想吧!”
就在围观百姓争吵的同时,念榜之人再次念道:
“一甲第二名黄宗羲!”
“一甲第三名夏汝弼!”
念完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名字后,念榜之人继续往下念。
他人声音虽然很大,但现场的人都把注意力转移了。
他们踮着脚在附近寻找顺天府衙的伞盖仪从队伍。
按照大明会典要求,揭榜后顺天府要用官用伞盖仪从,送状元归第。
顺天知府王婷梅早就在此恭候多时,他在黄榜上找到王夫之的名字,快速记下他的籍贯和临时住址。
其实王夫之,黄宗羲和夏汝弼等人都在人群之中围观。
身为考生,最关注自己的前途。
在得知自己高中状元后,王夫之立刻骑马往回跑,他要赶在顺天府衙前回到客栈。
黄宗羲和夏汝弼也租了一匹马往驿站狂奔。
不到半天时间,三人的名字就响彻了整个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