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四更二点,宫门大开。
宗顺帝没有歇息多久,就下了榻,颜贵妃伺候他更衣梳头,送走他,又悄悄遣了一个宫人出宫,去给扈如心报信。
扈如心得了消息,亲自去了一趟奉国寺,将圣人一寸不退的消息递给了弘方,又威逼利诱了一番。
再回城,恰巧遇到百人出海迎接使臣的队伍。
芮国禁海多年,每次开动官船出海迎接使臣,阵仗都不小。
这次圣人诏令广西经略使任押伴官,带队出海。各级官员、乐伎、以及车、马、节、旗,浩浩荡荡走在官道上。
扈如心带着幂笠,骑着马伫立在远处。很快她发现了韦不琛的身影。驱马走过他的身后,只说了一句“随我来”,二人一前一后进了临街的茶肆二楼。
“韦大人穿着这身新衣当真英武。”扈如心浅笑着,“不知崔家的中秋宴味道可好?”
韦不琛毫不意外她知道自己的行踪,他本来也没有遮掩。
“扈姑娘真是耳聪目明。”
“耳聪目明四个字,说得真好。”扈如心靠在窗边,像个对一切都很好奇的女娃娃,探究地看他,“崔家什么门楣,韦副指挥使上任第一宴不是傅家而是崔家,任谁都要猜上一猜,崔姑娘貌美如花,韦大人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韦不琛看向队伍的眼神顿了顿。
陆铮在队伍之中。
银台司从来没有参与过迎来送往的事。这一次陆铮的名字是中秋宴后傅郢最后添上去的。不得不想是崔礼礼在其中牵线搭桥。
她图的是什么?陆铮所图又是什么?
收回目光,看向扈如心:“若无要事,韦某告辞。”
走出茶肆,被围观拥挤的百姓拦住了去路。
只听见有人道:“夫人,夫人,二公子在那里。”
韦不琛转过头去,看见一个年近四十的妇人,穿着织锦缎面的对襟褙子,站在人群中张望:“我看见铮儿了,在那里。”
“二公子穿上官服真是好看。”小丫头望着马背上的人,满京城除了二公子,再没有这么俊朗的男子了。后半句话可不敢说出口,中秋节被螃蟹夹了手指的小丫头红儿,就被发卖了出去。
“也不知道他衣裳带够了没有,南方湿冷,他应该带些药的。”关氏叹了一句,“走这么远,也不回家说一声。”
“娘,你就放心吧。铮弟他向来自由惯了,定没有问题。”陆钧站在她身后,含笑说着。
韦不琛眼眸一黯,不想再听,却又被人潮挤得的走不动路。
“夫人,夫人,二公子调头回来了。定是看见咱们了,要来告别。”小丫头免不得激动起来。
陆铮骑在马上,一身圆领宽袖的官袍,乌角革带束得腰挺直。他本就生得俊美,身上松绿的绣袍在阳光下闪着光,添了几分英挺和矜贵。
只见他调转马头往这头来,韦不琛微微侧身,躲在了一根木柱后。
“铮儿——”关氏看着他来了,满心欣慰,只是声音太小,被人群和锣鼓淹没了。
陆铮胯下的小黑马颠着细细的小碎步,从关氏面前经过,直直去向不远处,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你来送我?”
韦不琛一看,竟然是她。
她,是特地来送他的吗?
崔礼礼淡淡地笑着:“公主的生辰宴要到了,我来选份生辰礼。”
陆铮看她眼神没在自己身上,顺着望过去,竟然是远处一群舞狮跳龙的男子。
芮国极少有官船出海,礼部安排了一群鲜衣男子擂鼓奏乐,男子们个个彪悍精壮,跳得金刚怒目,舞爪张牙。
“好看吗?”他问。
“好看。”
可惜是深秋,如果是夏日,不穿上衣就更好看了。汗涔涔的肌肉贲张。
想想就美。
陆铮见她看得出神,有些气结。
他们能有自己好看??
崔礼礼收回目光,又指了指前面:“别掉队了。”
韦不琛看着二人站在人群里,一人仰头,一人低头,嘴角都含着笑,旁若无人地说着话,本想一走了之。
又听见关氏拉着陆钧问:“那是谁家的姑娘?可是铮儿看上的那个?”
陆钧笑着打趣:“看样子是,从亲娘面前过,不识亲娘只见伊人。”
关氏张望了一番,又拉着陆钧:“我看着那姑娘容貌气度不像寻常人家的,你去打听打听。”
“哪里还需要打听?儿子一会去问问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