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在四十岁这一年也升任工部尚书,兼任御史台大夫,深得皇上信任。
贾珠的儿子除了宝钗生的小儿子,都是进士出身,一门四进士也是奇事一桩了,小儿子不是进士也只是因为这个小儿子只喜欢经商,其聪明劲也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秦可卿和贾蓉的孩子也是进士出身。
贾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走的文臣路子,薛蟠家的两个儿子继承了薛蟠的体格,两个儿子均是十四岁投军,在军中混的如鱼得水。
值得一提的就是林黛玉的儿子,从小就跟书香门第的家格格不入,抓周就抓了个木剑不放手,睡觉都要抱着,能走就拖着那木剑不放手,走哪里带到哪里。
自从三岁上,他能挥动小木剑之后家里的花草树木没少受他“剑法”的摧残,林黛玉为了劝他也是嘴皮子都磨薄了也没用,谁碰他那宝贝剑就哭,撕心裂肺喊哭嚎,一哭只要不满足他,一哭两个时辰都有。
四岁上就又对骑马有很大的兴趣,五岁林如海接受了外孙不爱读书的事实,给外孙送了一匹小矮马,那段时间林如海成了这小家伙最喜欢的人,小矮马也成了他的小伙伴,只差把马带到被窝里了。
最后林黛玉的大儿子也跟着回来探亲的薛蟠跑了,偷偷上了战场,林黛玉等傍晚看见儿子的手书,直接昏死过去一度闹得家里人仰马翻。
家里人却也接受了现实,由着他去了,庆幸林黛玉不止这一个儿子吧。
贾宝玉和史湘云成婚三年才有孩子,王夫人还着急了一阵,最后被贾珠劝了才好点,但是也急得不行。
贾宝玉有万般不好,在贾珠眼里都有一点是好的,他有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的小家意识,所以两人的日子也过得很不错。
贾宝玉跟史湘云先有了两个嫡女,才有了嫡子。
贾宝玉因为“宝玉”事件,基本上断绝了科举之路,他十三岁这年,跟他一起读书的贾家子弟去科举了,贾政没叫他去,他失落了半天,后来一想他本就不喜读书科举,老爷不叫他去也挺好。
贾珠见他这样才放心的把他生而带玉的不妥之处给他说了,宝玉沉默了很久,他不喜读书人,不喜读书,可在知道自己本来就不能读书的时候,那心情怎么一个复杂了得。
最后还安慰大哥说他不在意,其实心里还是有点在意的,后来在贾珠的引导之下,决定专心研习书法跟诗词歌赋,这些都是他喜欢的,不管能不能学成成名一方,只爱好罢了。
贾珠也大力支持,把手中的几种名家字帖都送给了贾宝玉。
后来贾宝玉也成了京城有名的书法家,到后来到了一字难求的地步。
老太太这辈子顺风顺水的,儿孙孝顺,五世同堂都是早早的,老太太还抱上了贾珠三儿子贾苍的儿子,九十六岁这年在睡梦中去世,成了本朝最高寿之人。
老太太去世大房二房分家是必然,不过他们二房也没搬多远,就住到了隔壁的宁国府。此时的宁国府早就被皇上清算了,府邸也被皇家收回去了,这个府邸是贾珠找皇上要得赏赐。
贾敬在原着去世那年就去世了,贾珍的爵位也不过是个一品将军,不知道贾珍咋想的,在贾敬去世之后又抖起来了,不知道找了什么门路又戳了皇上的眼睛,后来通过皇上贾珠也知道了,还是上了甄家的贼船。
皇上手里的权柄,在贾珠这些年蝴蝶下比原着还要重,所以甄家更早的被清算,其中就有贾家,也因着秦可卿的身份,皇上忍了一手,保留了贾蓉的三品将军的爵位,搬出了宁国府,另外给了一处宅子居住,宁国府收回。
贾珠又一次立功之后,升官太快皇上也不乐意,皇上找不到赏赐的了就问贾珠想要什么,贾珠直接说想要宁国府,还说了等老太太百年之后分家他没去处的事。
皇帝被贾珠逗笑了,听了个高兴,就把宁国府改名为贾府,赐给了贾珠。
不到六十岁,贾珠忙了大半辈子,终于坐到了一品的位置,果断向新帝请辞,新帝再三挽留,贾珠去意已决,言儿孙已经出息,不用他再辛苦的支撑门楣,该清闲一二了。
新帝惋惜不已,写文赞扬了贾珠的功绩允许贾珠致仕,还赏赐了京郊的一处庄子给贾珠养老,还给了个不能承袭的爵位,封安国公。
贾珠心里感慨这两任帝王都是大方的,毫无心理负担的接下来,隔日就带着后院的三个女人住了过去。孩子全都没带,该读书的读书,该工作的工作,李纨还舍不得一岁的小孙子,贾珠直言带孩子是不可能的,之前从大孙子带到六孙子还不够?
李纨一听就想起来前几年她院子里的花草被祸害的场景,到现在六个孙子都读书了,她院子里的花才逐渐养住了,这么一想小孙子也没那么可爱了,当即跟着贾珠头也不回的走了。
宝钗还笑的不行,烟柳在抱上重孙子之后没两年就去世了。
再次回府是贾蓬的嫡妻诞下了贾珠唯一的孙女,贾珠是跑回去取名字的,名字她都想好了,就叫贾桐。
等孩子满月礼一过贾珠又带着妻妾去了庄子上养老。
早年贾珠身体确实有亏损,他来了之后虽然有系统出品的药控制,可活到了七十岁之后,他身上的毛病渐多,当归检测是到日子了,吃药的作用不大,最多缓解不能根治,贾珠就干脆的一点系统的药都没吃,在七十二这一年与世长辞。
到这时候贾家的嫡系小辈已经有上百之数,算得上大家族了,虽不是个个成才,可都没有那品行恶劣之人。
贾珠也放心了,最起码百年之内贾家不会出问题。
这个任务也算是圆满完成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