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84章 皇帝(1 / 2)

第384章皇帝

南京。

朱怡炅还有几天就得正式搬到紫禁城去了。

到时候,这座皇帝住了好几年的临时行宫也不打算拆除,更不会卖给民间,或者改造成官舍。

不是朱怡炅不舍得,而是这样太过于掉价。

别的不说,这可是皇帝行宫,就算真的朝臣同意皇帝去卖。

谁特么敢买?

就算卖出去了,大概率也是强买强卖,纯属扰乱民间市场,还容易给后世子孙立个坏榜样。

官舍也是同样道理。

皇帝这边还没上班,今日轮值的秘书官就已准备妥当。御案上全是内阁、枢密院、秘书阁及其它各部院呈递上来,需要皇帝御笔朱批的奏章。

如今的大明,内阁虽然话语权还是最重,但一些特殊职能的部院都已开始逐步绕开内阁,直接向皇帝负责。

这也是开国皇帝才拥有的特权,往后几代肯定就不行了。

这是必然现象,历朝党争背后深层次原因,基本都是皇权和相权的对抗。

老朱把宰相制废除了,但相权可是从来都没消失过。

朱怡炅前来办公的时候,轮值秘书官已将御笔准备好了。

除了轮值的秘书官,皇帝日常办公时,身边一般还会随行一个起居注官员。专司记录皇帝一日言行举止,所做事务,且不论好坏。

当然,这只是职分所系,诸如皇帝睡了哪个妃子这些信息,起居注官不可能会知道,因为他进不了后宫。

前明隆庆帝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大概率还是皇宫这边事后告知,再由起居注官进行登记。

至于皇帝临幸妃子到一半,太监按照规矩要来制止,不能误了时间什么的。

只能说看看就行,不可尽信。

毕竟,从李世民这个不守规矩的皇帝开始,起居注的真实性就已经大打折扣。

起居注官孟彦提笔记下:“建武五年月日时,上至南京别苑御书房批阅奏章。”

朱怡炅没管他们,随即开始批阅起御案上的奏章。

随手抽出一本,是来自北地的灾情报事奏,那边灾情时间较为延后,但总体并不严重。

因为北地人口不多,很多地方近乎白地,灾情也灾不了多少。

内阁对于这种报事奏没做批注。

朱怡炅提笔朱批:阅。卿当勉励。

后头那句纯属多加,算是皇帝对官员的鼓励。有时批奏章时,皇帝也得适当圆滑一些,以显体恤下臣。

雍正曾经被孙文成天天用请安折子刷屏,还能不厌其烦的批复:朕很好,又胖了些。

再度抽取一封奏章,却是广西巡抚呈递,朱怡炅只看了两眼,顿时有些无语。

原是广西巡抚按着中枢政令,要在广西地方选拔僮妃。结果不少僮人闻之还真就不再对抗官府,跑回去选美去了。

一开始还好,可随着参与选美的越来越多。这些僮人都是高度汉化,知道这个妃子名额意味着什么。

然后他们居然自己打起来了。

广西巡抚连忙上奏请示,能否再多纳娶几个僮妃。

内阁做出批注:僮人占广西七成之民,建议皇帝适当增加僮妃名额,但不宜太多,两个足以,以显重视。

朱怡炅仔细想了想,提笔朱批:可。

作为皇帝便是如此,后宫完全是政治附属品,广西僮人不仅高度汉化,而且占据广西七成之民,自然不可能与八排瑶同等看待。

左右不过多纳一个妃子,反正朱怡炅的后宫里头,妃子已经不少了,将来大概率可能还得纳的更多。

满朝文武都吃到了皇帝纳少民妃子,以安少民之心的甜头,不用花钱打仗就能收复少民,这买卖何其划算!

处理完这封奏章,又抽取一本礼部奏章,内容竟然也差不多。

新任朝鲜王李昑去年才送了个初中生朝鲜公主,现在都还被朱怡炅养在后宫,平日里全交到皇后那边教养,房三妹未生产前也会去找这个朝鲜公主说话。

今年,居然又在请求进献宗女。

嗯年纪还更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