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章 年三十(1 / 2)

用点粮食,就换一个大姑娘。

陈安眼尖,在买人的几个人里,看见了老马。

老马的衣服又脏又破,举着拐棍,没了俩月前的意气风发,他沮丧的说:

“想不到,我已战区巡回法庭的庭长,也要跟着你卖人了。”

一个穿着黑色羊毛外套,戴着西装帽的男子说:“老马,你别这么说,我这也是响应政府的号召,在这救灾来了。”

老马看着瘦的没了人样的灾民,又心酸又无奈,他动了恻隐之心,怜悯道:“那你就多挑几个,给她们个活命吧。”

逃到洛阳的这些灾民,吃光了树皮,就快连柴火都没得吃了,得了五升小米,就能救了一家子的命。

灾民太多,被服厂经理挑来挑去,只挑了二十多个样貌出众的。

被挑中的,捧着一盆粮食欢天喜地。

没被挑中的,垂头丧气佝偻着身子,回到自家的窝棚里躺着。

长期的饥饿,对她们来说,站起来都费力气,不想说话,只想躺着歪着。

今天是年三十,过了今天,就是1943的大年初一了。

蒋光头借着河南灾民的照片,募捐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

国民政府开始救灾,拨给了河南省政府八千万斤粮食。

八千万斤。

听起来似乎很多,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剥削,到达灾民手中的,所剩无几。

政府开始救灾了,可饿死的人越来越多。

守在洛阳城外的灾民,越积越多,每天饿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

洛阳城外有尸体,是一件晦气的事。

政府派出了背尸工,将死掉的灾民,搬到荒郊野外。

不管搬到哪儿,总之要远离洛阳城墙。

...

‘噼里啪啦’

‘砰砰砰砰’

夜空中烟花绽放,发出清脆的响声。

洛阳城内的居民,放着鞭炮,正在欢天喜地的过着年三十。

这个时候,洛阳的普通百姓,日子过得也艰难。

但比城外的灾民要好得多。

至少在除夕夜,他们头顶有几片遮风挡雨的瓦片。

饭桌上摆放着的食物,是平时不舍得吃的精米白面和肉。

这是一个该阖家欢乐的日子。

城外的灾民,口袋空空,但家家户户还是支起锅子,煮了满满一锅柴火。

配着响亮的烟花声,他们吃着柴火粥,就算过年了。

在这一天,花枝带着两个娃,和范家一起,蹲在窝棚里,吃了碗年夜饭。

大家敞开肚子吃着米糕和干粮,说说笑笑,暂时忘了,自己是个流离失所的难民。

陈安和星星,牵着留保和铃铛,走出窝棚,站在雪地里,仰头望着天空。

“姑,真漂亮!这叫啥?”铃铛发出咯咯咯的笑声,声音清脆。

铃铛年纪小,这是第一次走出西刘庄村,第一次见到放到天上,会响会炸的漂亮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