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叔,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尽快想出办法。”孙家伟宽慰汪自然。
孙家伟和辛欣离开汪自然的辣椒地,一路商讨着用什么办法帮助汪自然。
最终孙家伟决定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让妈妈去给村里几位身体健康的爷爷奶奶商量商量,能不能去帮汪自然拔辣椒地的草,当然他妈妈也包括在内。工钱按天结算,每人每天一百元,免费提供一顿午餐。
常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孙家伟和孙桂兰这里就成了“上阵母子兵”。孙桂兰果然不负儿子的期望,去村里走了一圈,十多位身体健康的六七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就报了名。
孙桂兰之所以能这么快召集一群老头老太太,主要原因是孙庄没有发展产业的。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村里大都是”三留守”,当然留守老人居多。
忙碌一辈子的留守老人,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忙碌的因子,他们需要活干,需要发挥他们生命里最后一程的能量。但,此时,由于年纪大了,没能力走出家门,即使走出去,也没有人在聘用他们。他们只能在家门口一老本等地耕种着经济收入并不高的农作物。
他们想最大发挥他们的能量,于是很多在农村包地的产业者,聘请不到年轻人为他们劳动,就瞄准了一些身体基本健康,能干农活的留守老人们。
这样留守老人们不仅可以照顾自己的土地,还可以挣到钱,这是很多留守老人愿意做的事情。
孙庄和汪腰庄距离有四公里,为了防止路上出岔子,孙家伟请辛欣的一个亲戚开了一辆面包车拉着一群爷爷奶奶去了汪腰庄汪自然的辣椒地。
一切都很顺利,汪自然看着孙家伟请来的十几位老头老太太或蹲或坐在辣椒地里,两只手像智能机器手不停地拔着草,心里是非常高兴。当然,少不了对孙家伟做事认真负责的感激。
孙桂兰带着一帮老头老太太给孙自然的辣椒地拔草,当然,她是最热情的,原因有三。
一是支持她儿子的工作。
二是她把老公孙世明也拉了来。孙世明身体不好,不能累着,所以,她不让孙世明下地拔草,她让孙世明在地头站站或坐坐。孙世明常年不出门,她觉得他整个人变得有些呆傻了。所以她把孙世明拉出来见见人,呼吸呼吸外面的空气。她认为对孙世明是有好处的。
第三个原因,也是主要的原因,孙桂兰发现她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她居然也能号召十几口人听她指挥,她俨然成了庄里一群老头老太太的首领,她很享受这种一呼百应的感觉。
孙桂兰甚至大胆设想,将来哪个庄需要拔草这样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她要组织村里的留守老人们去干,让那些老人们也能发挥余热,挣些零花钱。她认为老人们多挣一分钱,也就减轻了孩子们一分钱的压力。
这不,孙桂兰这边刚有如此大胆设想,那边就有客户找上门来。
“自然,给你拔草的这群老头老太太,他们的头人是谁?”一位五十左右的中年男子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来到汪自然的辣椒地。
“自强,有事?”汪自然警惕地问对方。
“我那不是栽了五十多亩西瓜吗?咱们村的驻村工作队给我联系了市里一家五星级大酒店,人家说得很清楚,西瓜从种到收,都不准打农药,当然,价格人家给的比批发市场的西瓜贩子高出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