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离尘走了之后,朱孟炤就无所谓了,一路上,该吃吃、该睡睡,不吵不闹。
马不停蹄走了一天后,居然停了。朱孟炤不急,悠闲的靠在窗上欣赏风景,就算在这早已离了官道的荒山野岭,并无风景可言。但急的不应该是胡濙吗?
“公子。”一名慎行堂护卫上前通知,“今日暂在此地休息。”
“啊?这里有客栈?”朱孟炤看看四周,明知故问。
这位堂众倒也客客气气,“前方有个村落,马车不便入内。若公子愿意,可下车步行前往。”
朱孟炤有些摸不着头脑,“你们都进村了?”
“不远,三五步路罢了。”
这个村落,真不远。但下车走了几步的朱孟炤,看着眼前的一切停住了脚步,冲着身边的慎行堂众问:“你们把这叫村落?”
一眼看去一片断壁残垣,荒草丛中是十多栋横七竖八的黄泥房子,早就人去楼空、荒废已久。
慎行堂众笑了笑,“胡大人也在村中,公子请自便。”
朱孟炤转头就走回车上,继续坐在车辕上闲闲的看风景。谁知,除了吃饭的时候送吃、喝以外,几乎无人理他。朱孟炤索性住在车上,时不时附近走走,不过,有慎行堂众守着,并不让他走远。
过了一天,遇见附近山民,朱孟炤才知道这座村落因为地势常受水灾,早几年南迁了二十里,村中人口本也不多,都属同一宗祠。而且,此地离夹山寺还有大半天的路程。
又过了两天,胡濙仍没走的意思,明摆出了问题,这让朱孟炤的心情莫名大好。
“胡大人。”一名堂众匆匆赶到,递上一支密封的竹筒。
胡濙急忙接过。早几天,担心夹山寺有诈,故意留在此地,派慎行堂假扮朱孟炤去游了一圈,却不见人,留了封信离开。等了几天,总算等来回信。
徐霈的回信写了不少字,说建文君已赶至黔阳九龙山礼佛,要在那里等弥勒显世的吉兆,但思子心切,若文奎太子愿意,可至九龙山。若不愿,也可留在夹山寺等待,少则半月、多则二个月,即能相见。
黔阳九龙山?又换地方。徐霈什么意思?而且这处完全不在之前的名单内。去?情况不明,而且在黔阳没任何安排。不去?那到目前为止,前功尽弃。
不对!胡濙猛然一惊。夹山寺留信是在三日前,二日前还偷偷去看过,那封信仍在。如果他们都在黔阳九龙山,今日怎么可能收到回信?所以——徐霈就在附近!
胡濙看着信,定了定神。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慎行堂早就将自己的行踪告知了徐霈,所以这封信并不是回信,而是早就写好的。
想到这里,胡濙抬起头冷冷的看了看四周。此时,跟随而来的慎行堂众,正守在各处,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