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梅这头到家,猛灌两大缸水,拉过邱建设一通嘀咕,把邱玉玲劝她得那套,在邱建设那儿还原了个七七八八。
此时的沉默又是邱建设无声的抵抗。
他家多少年了,才在去年把这院子囫囵弄圆了,他们娘俩咋就说买就买了?
“赶紧的,别磨叽,你上队长大哥家去请下他,让他过去给咱做个公证。这是糖票,去了给建军哥,抓紧的,趁今儿一天的功夫弄妥了得了。”
大老爷们肉肉唧唧的,邱母连推带搡就把人支使出去了。
没一会儿,邱建军骑着大队的自行车和邱建设一并来了。
“大哥,给你添麻烦了,那咱就走着?”
路上李青梅又说了一回,用邱玉玲那套颇有前瞻性的洗脑术,说的邱建军都听的热血沸腾。
是啊,没钱的时候生崽子,总有那一两个出息的。有钱了置产业,别管它房和地,自古就没有这两样不值钱的时候。
现在土地是国家的,可房子还是个人的。荒地里撒种子,不定哪颗苗就指望上了呢。
三个人蹬俩自行车,一个来小时就到县上了,“其实有车子后,这段路也就这么远嘛,蹬快点,这才不到两个钟就到了嘞。”
邱建军觉得自打队上有了自行车,自己出门也不怯的慌了。
“爹、娘、大伯,你们这么快呀。”邱玉玲只在人家家坐了不大会儿,就出来巷口子转悠了,按她算的,还得好一会儿功夫才够呢,没想到大家脚程这么快。
母女俩隐晦的交换了一个眼神。
都是我娘的功劳!
都是你娘我的功劳!
“走吧,前头带路,带你爹和大伯过去瞅瞅先。”
“这巷子真干净,要不人咋都想当城里人呢,这不光是吃公粮好,还不用吸土,有条件我也乐意,咱玉玲好好念书,以后再不回那黄土疙瘩地方了,就当城里人。”
说话间,几人就到地方了。
邱建军正想夸这院子敞亮,又寻思主家还在呢,先不长他人威风,生生把夸赞又咽了回去。
“叔、婶,这是我头先在小楠家写的买卖契约书,都看下,有没有其他要补充的。”
到了办手续环节了,双方各带了一名证明人,还有中间人周小楠的爸妈,统共在场的大人就有八个。
大家伙传阅了一下,又怕有谁不识字,周小楠和邱玉玲各自念了一遍。
上面写的十分具体,位置、面积、房间数量等等,甚至包括院子里的树,窗户玻璃,和门口的石狮子,大门上的铜把手都一一在列。
刚看的时候认字儿的都是一目十行,这会儿听俩娃读完,事无巨细啊,在场的有一个是一个,没一个不张大嘴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