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姨在点心开始分发之后,就起身走进了庄院。
倒是没瞧见这些热闹。
这不算大的四合院,共有三间正房两间耳房,四间厢房,四间倒座。
庄头苏忠一家子正是苏氏带来的陪房,他们三十年前跟着过来的时候,也就是一家子四口,夫妻两个带俩儿子。
因这一家子老实巴交,儿子又是壮劳力,所以将他们安排到了庄子上。
三十年过去,苏忠的儿子们都娶了妻子。
大儿媳也是陪房家生的姑娘,长相又黑又丑,性格又木讷,在城里寻不上婆家,最后是有人牵线,嫁给了这边庄子上的苏大郎,孩子也生了三个。
二儿媳却是庄子上的佃户家的姑娘,生得白净,跟苏二郎看对了眼,最后是给苏氏禀告过,这才嫁进了苏忠家的,成亲后也生了仨孩子。
如今的苏忠两口子五十六七岁,倒是儿孙满堂,一大家子满满当当,总共竟有十二口人。
这庄院虽然又小又破,苏家又有一大家子人,倒是也还守着规矩。
三间正房和旁边的耳房,都锁着没动。
苏忠带着媳妇,还有三个孙女,住在倒座房里,算是给主家看院子。
至于儿子儿媳和三个孙子,则是在庄院旁边搭了四间小房,一家两间的住着。
老夫人要来巡视庄子,苏忠得了消息,已是带着全家将正房厢房耳房都收拾打扫了一番,还弄了些艾草来熏过屋子。
虽然如此,走进正房的苏大姨,还是感受到了屋子里长久不住人的潮湿阴冷。
焦嬷嬷瞧得直皱眉。
旁边跟在一边伺候的苏忠家的不住垫话。
什么十来年前下了连阴雨,屋里好些木件都发了霉。
可报到城里以后,老太太想着反正也不会过去住,就没让换。
因此苏忠一家也只能将那些发霉的木件尽量擦刮维护一番。
什么大前年下了大雪,把耳房的房顶给压塌了,最后还是苏家父子孙四个,把那房顶的梁给换了,又想法子买了点新瓦……这笔账倒是老太太那边给了银子,就是有些少,只有五两,也就勉强把耳房维持住,连瓦片全换新的都不够。
其实苏忠家的也是忐忑,生怕老太太瞧了不满意,要怪罪他们一家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