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低头一看,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正仰头看着他。
“小朋友,有什么事情吗?”孙记者笑着问。
小男孩笑了笑,先是看了眼孙记者上衣口袋别着的钢笔,然后才问道,“您是省城来的吗?”
“是啊,你们怎么知道的?”孙记者弯下腰,笑着问道。
小男孩挠了下头,憨笑两声才说道,“我妈交代了,让我们不要调皮,省城有人来,让我们不要在外面玩太久。”
孙记者笑了笑,然后就看向这两个孩子手上拿着的小竹筐。
两个竹筐里都是满满的野菜或者是猪草之类的,还有两串用草绑着的灰黄色的蚂蚱。
“你们去摘的?”孙记者问道。
小男孩点点头,指着两个竹筐说,“家里的猪吃这些的,剁碎了鸡鸭也吃。
这些蚂蚱鸡鸭吃了肯下蛋。”
“你们......不累吗?”孙记者突然问道。
小男孩一愣,忙摇头说,“不累啊,这玩着玩着就把猪草打了,蚂蚱捉了。
还有啊,家里的鸡鸭下蛋,也好给我们吃啊!
这样怎么会累呢!”
小男孩说完,见孙记者有点愣神,忙又补充了一句,“我作业都写完了才出来玩的。”
孙记者一愣,忙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
“这是你妹妹?几岁了?上学了吗?”
“六岁了,明年上学,肯定和我一个学校,就在镇上的小学。
哦,对了,叔叔,你渴了吧,给你这个吃。”
小男孩说着,就从身上背着的一个小布袋里摸出一个洗的干净的洋柿子往孙记者手里一塞。
孙记者赶忙就要塞回去。
“叔叔,你吃吧,我们还有呢!包里还有黄瓜呢!
这东西我们每家都种的,多着呢!
平时渴了我们都是摘这些东西吃。
叔叔,我们回去啦,再见。”
小男孩说着,拿着两个小竹筐,带着妹妹就一溜烟的跑了。
孙记者愣了好一会儿才笑了笑。
看着手里熟透的洋柿子,他送到嘴边咬了一口。
酸甜的汁水一下子就充满了口腔。
孙记者笑了笑,一边吃着洋柿子,一边往另一边的鱼塘那里走去。
赵家庄是淮县第一个大面积养鱼养虾的,这也是第一个能把副业搞的这么好的。
他随便问了下身边路过的人,很快就知道了鱼塘的方向了。
虽然已经知道赵家庄的养殖业发展的不错,但是亲眼看到的时候,却是另一种感觉。
快到中午了,太阳正大呢!
一个年轻人推着一个独轮车沿着鱼塘边走着。
每走两步就用铁锹扬一铁锹的饲料下去。
而孙记者顺着那个方向看过去,看到的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鱼塘。
大的,小的,已经蓄满水的,还有刚开挖的。
这场景让孙记者有点震撼。
这么多的鱼塘要养多少鱼出来啊?
难怪说赵家庄光是靠养鱼养虾就能挣钱了。
“老乡辛苦了,这些鱼塘都是你在看着吗?”孙记者笑着走上前。
原本在喂鱼的任晓钊一打量就知道了。
这肯定是赵书记说的那个省报的记者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