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私盐泛滥,必然导致官盐销量下跌。
这一点从各州的盐引历年购买数量就能看的出来。
温铎躬身道:“殿下,盐的价格近些年上涨严重,江南之地虽然富裕,但是百姓也承担不起,盐销量比以前下降很多,实乃正常。”
盐在大宋算是支柱产业了,别的朝代朝廷缺钱,就会想办法找一些明目加税。
但是加税这个东西,一旦加了,就基本取消不了了。
大多古代王朝到了后期,各种苛捐杂税,压的百姓都喘不过气来了。
大宋在朝廷缺钱的时候,并没有找各种明目加税,而是提高盐价。
说起来,这种做法对最底层的百姓也有好处。
毕竟盐价即便没有提高,最底层的百姓许多也吃不起,而是使用类似醋布这些东西。
真正难受的是稍微富裕一点的百姓。
有钱人也不在乎这一点,而那些稍微富裕点的,平常能够吃的起盐,盐涨价增加了他们的生活成本。
然而这样做,给了那些负责盐务的官员贩卖私盐的借口。
若是盐价保持在相对比较低的位置,他们真没那么大胆子,敢流出太多私盐。
不然朝廷追查下来,他们根本没有借口解释。
朝廷提高盐价,对他们更有利。
朝廷若是询问,那就是盐价高了百姓买不起,销量自然下降。
而朝廷没有利用盐,赚够需要的钱财,弥补亏空,只能继续增加盐价。
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这也不至于让盐销量下降如此之多吧?”赵策英对这个答复并不满意。
“殿下!”温铎神色忧虑道:“如今盐价确实太高了,就拿扬州来说,相比较十年前,盐的销量下降了近一半,但是盐价增长了快三倍之多。平民百姓根本吃不起盐,这才导致私盐泛滥。
臣多次上书,奏请朝廷,降低盐价,却迟迟没有得到批复。”
叶时湖不着痕迹的看了温铎一眼,还真是高明。
竟然上书奏请降低盐价。
若不是他知道一些温铎的事,还真以为温铎是个大公无私的人了。
温铎之所以上奏降低盐价,是因为他知道朝廷不可能降。
大宋建国百年,有问题的不只是盐务,其余各行各业,包括田地隐匿,收入都在降低。
然而朝廷的花销也在增加。
可是朝廷每年的收入,几乎都维持在一个差不多的数字。
之所以如此,盐是很关键的一点。
如今朝廷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已经快要入不敷出了。
这也是朝中官员,大多数不支持打仗的原因。
因为打不起。
若是降低盐价,朝廷收入锐减,入不敷出是肯定的。
届时麻烦更大。
温铎有持无恐,这才经常上奏,表现出一副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样子。
“那这些私盐又是从哪里来的?”赵策英皱眉道。
对于温铎他还是有些了解的,来扬州前,他就了解过淮南路负责盐务的各级官员。
其中印象最好的就是温铎了。
温铎不仅多次上书请求降低盐价,还屡次打击私自制盐的百姓,功绩斐然。
“盐无非是矿盐和海盐,矿盐还好,但是海盐很难防止。沿海有许多百姓偷偷制盐贩卖,臣多次打击,收效甚微。”温铎说道。
叶时湖闻言心里冷笑,你打击私自制盐的百姓,是因为那些人阻碍了你发财。
真正的私盐大多都是从朝廷盐场流露出去的。
随便用点手段,或者干脆让人不入库,就能得到大量的盐。
反倒是弄那些小作坊,得到的盐不多不说,还容易被发现。
温铎自然不屑这么做,相反还极力打击那些私自制盐的百姓。
毕竟私自制盐的百姓多了,他弄出来的私盐销量也会降低。
温铎借着朝廷给的权柄,表面上正义凛然,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罢了。
赵策英并不知道这些,闻言皱眉道:“这么说两淮盐场都没有问题?”
他之前按照李安的提点请教过齐国公,得到的答案是私盐的来源一些是百姓私自制盐,还有一个来源则是从朝廷盐场流露出去的。
温铎这些年抓了很多私自制盐的百姓,赵策英对他并不怎么怀疑。
只以为温铎说的都是真的。
“两淮盐场有没有问题臣也不敢保证,毕竟也不是臣直接负责,问题应该有一些,不过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两淮盐场历年的账册衙门都有留存,臣可以让人送来给殿下过目。”温铎说道。
“那就劳烦温大人了。”赵策英点了点头。
“殿下言重了,这都是臣应当做的。”温铎微笑道。
赵策英又向叶时湖询问了起来。
叶时湖面对赵策英的询问,含糊其辞,大致的意思就是这些和我没关系,我什么都不知道。
叶时湖虽然是转运使,但是盐务是归三司直管的。
他并没有插手的权利。
他也知道这其中的水有多深,自然不愿意掺和。
温铎目光微垂,听到叶时湖的说辞,眼中闪过一丝荫翳。
他让叶时湖帮忙美言,就是想让他在赵策英询问之时,说一些夸赞的话。
这样说不定能让赵策英相信,两淮盐场并没有问题,去其他地方。
只要赵策英不在他这查出问题,其余地方即便查出问题,和他也没关系。
虽然这样的可能不大,但总要试试不是。
结果叶时湖不仅没有这么说,还一副自己毫不知情的样子。
万一引起赵策英怀疑,他就难受了。
赵策英对此有些不快,不过叶时湖是封疆大吏,确实没有直接管辖盐务的职权,因此也不好发作。
叮嘱温铎尽快把账册送来,便打发两人离开了。
两人走后,赵策英把夏少华等人召了过来,把从温铎和叶时湖口中问到的消息说了一遍。
李安听完眉头微皱,在来扬州的路上,赵策英就把淮南道负责盐务相关工作的所有官员的档案都给他们看了。
李安看到温铎的档案,就觉得不对劲。
温铎的档案太好了,多次上书,陈述盐价太高,百姓承受不起,请求降低盐价。
更是多次抓捕到私自制盐的百姓。
若是单从档案来看,温铎不仅是个难得的好官,能力还十分不俗。
可是从温铎答复赵策英的话来看,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温铎五年前就开始担任淮南路负责盐务的最高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