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49章 市舶司(2 / 2)

她到底才十几岁,性格再稳重天天待在家里,也有些饭了。

“自然是真的,我还能骗你不成?到时候把你弟弟也带上。”李安说道。

“谢谢官人。”明兰笑道。

……

或许因为李安愿意陪她出去玩,还不忘带上她弟弟,让明兰十分感动,晚上一反常态的变得主动了起来,倒是让李安好好享受了一把。

次日一早,李安用了早饭就去皇宫当值去了。

这天李安终于有工作了,并不像之前那样无所事事了。

起居郎那边把这几日记录下来的官家言行,送了过来。

李安他们需要将这些重新编撰记录。

李安因为是新人,分到的一部分是官家起居时的记录,官家处理政务,召见大臣时的记录,则是由范存进几人编写。

看了一下官家这几日起居的记录,李安不仅有些无语,其中居然连官家晚上在哪个妃嫔那里过夜,晚上起了几次夜都有记载。

就差没有写官家那啥多长时间了。

除此外,官家每天吃了哪些东西,吃了多少都有记录。

可以说一点隐私都没有。

除了这些不重要的,剩下的就是官家每天早上都会早早的去给太后问安,然后前往龙图阁处理政务。

这些天范存进和章卫华都在传授李安经验,这些起居录虽然多,且很杂,但是编撰起来并不难,只需突出重点就行了。

简单来说,就是官家若是没有经常宠幸一个妃子,关于官家去安歇就不用写。

要是官家经常宠幸一个妃子,只需要写某某某非常受官家喜爱。

早饭样式不多,要写官家勤俭,每日去给太后请安,则要写官家孝顺。

按时去处理政务则是要写官家勤政。

总得来说就是优点放大,对缺点轻描淡写。

李安分到的起居录有厚厚一沓,就是看起来费事,编撰起来反倒非常简单,只有寥寥数语。

……

赵策英昨日听了李安的那番话,第二天一早便来到了金耀门外的文书库。

金耀门文书库主要收贮三司、六部的档案,这些档案在本衙置架阁库存贮一定时期之后,要送交金耀门文书库收存。

赵策英让人把历年各地市舶司呈送上来的税收记录,和朝廷派遣船队出海的贸易记录调取了出来,仔细的观看了起来。

他先看的是市舶司历年来的税收记录,果然和李安说的一样,每年的收入都不高,都在几十万两。

接下来,赵策英又看起了朝廷船队出海贸易的记录。

这里面详细的记录了每次船队出海,运送了哪些货物,价值几何,最后获利多少。

在赵策英观看的时候,一个文书库的官员悄悄的离开了文书库。

……

一直看到中午,赵策英才一脸喜色的离开了文书库,他并不需要看那么仔细,只需看看每次出海能赚多少钱。

按照文书记载的来看,每次出海获利都在数倍甚至十倍左右,若是多派写船出海,确实是个快速增加收入的办法。

而且李安说的没错,那些出海的商贾收的税太少了。

赵策英从文书库离开后,就来到了皇宫,经过通报进入了龙图阁。

“儿臣拜见父皇!”赵策英行礼道。

“大中午的你怎么进宫来了,吃了吗?”赵宗全问道。

“儿臣还未曾用饭。”赵策英说道。

“那正好,朕也没吃,陪朕一起用膳吧。”

赵宗全扭头看向一旁的窦公公,说道:“让人传膳吧,朕和桓王就在这里吃了。”

“是。”窦公公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坐吧。”

赵宗全让儿子坐下,说道:“说吧,来找朕何事?”

“父皇,儿臣上午去了文书库,调阅了历年市舶司税收记录和朝廷出海船只的记录。”赵策英说道。

“市舶司?”

赵宗全皱眉想了一会才想起朝廷好像确实有这么一个部门,疑惑道:“你查这些做什么?”

“父皇,儿臣看了历年朝廷安排运送货物出海交易的记录,发现海上贸易每一次获利都在数倍甚至十倍,然而市舶司每年所收取的税才几十万两,这也太低了。而且朝廷安排出海的船只不多,频次也非常少。若是能增加市舶司的税收,同时增加出海贸易的船只和频次,必然能为朝廷增加大量收入。”赵策英说道。

“真的?”赵宗全一听到钱,眼睛都放光了。

当了皇帝后,他才发现这个皇帝没那么好当。

别说国库了,就是皇帝的私库也没什么钱。

要不是兖王谋逆,查抄了一些从逆的官员家,得到不少钱财,他赏赐完功臣后,私库都要掏空。

“据儿臣所了解的情况,确实是这样。具体的还得问问户部和户部司的官员。”赵策英说道。

宋朝设立了三司,将掌管天下赋税的职权从户部剥离了出来。

三司分为盐铁司、度支司和户部司。

赵策英所说的户部和户部司并不是一个部门。

“等会用了膳,朕让人召户部和户部司的官员前来问问。”赵宗全点了点头问道:“你怎么突然注意到了市舶司?”

“儿臣昨日奉命前去看望仲怀,李安也在,闲聊时听他提的。”赵策英说道。

“哦。”赵宗全点了点头,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不一会,饭菜送了上来,父子二人吃完后,赵宗全就吩咐窦公公,前去召户部和户部司的主副官前来。

(本章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