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后人对王安石贬褒不一的原因。
而且同样一件事,由不同的人去做,产生的结果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历史上隋炀帝干过的事情,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大多数李世民也做过。
但是两人一个是千古一帝,一个有名的昏君。
所以光以如果假设来分析一件事,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在答题时肯定不能这么去说。
要想成绩好,既不能毫无新意,又要符合官家的心思。
若只是从当初的新政来看无疑是官家坑了范仲淹。
毕竟改革变法最开始是官家主动提出来的,范仲淹他们只是执行者。
结果官家把他们给卖了。
以当时的情况,哪怕扛不住压力,加上新政弊端很多,需要叫停,也该保住范仲淹等人才是。
结果范仲淹等人都被贬了,虽说史书上说的是自请。
但是在李安看来,历史并不是完全可信的。
像范仲淹那种人物,怎么可能因为一次失败,就心灰意冷的放弃了。
之所以自请,很有可能是官家的态度让他心灰意冷。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新政失败确实不完全怪官家,但是在对待范仲淹等人上,他表现的过于凉薄了。
李安思虑许久,提笔写了起来。
在李安看来,官家想要的答案,无非是新政失败,责任不在他。
而且责任也不能在范仲淹等人身上。
不然他完全可以抹黑范仲淹等人,没必要为此耿耿于怀了。
因此李安在答题的时候,侧重点放在当时的局势上。
晋朝灭吴能统一天下,和当时的局势有关,那时候吴国内部混乱,君主昏庸,人才凋零,才有了灭吴的机会。
而淝水之战的结果也是局势,当时前秦连年征战内部非常混乱,并没有把灭掉的势力完全消化掉,就急于想要统一男方。
其实就是在告诉官家,当初失败不怪你,是因为局势不合适。
至于后面的也简单了,从用人上方面来答。
引用了历史上一些善于用人的例子,和一些重用奸臣的例子。
光是如此肯定不行,若是这样,好像在把责任往臣子身上推。
李安可以做到为了功名,违心的答题,但是却做不到去抹黑范仲淹那样的人物。
在最后,李安引用了一些历史上的例子,主要是为了表明一个观点。
用良臣,即便有些事情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失和动荡。
简单来说,就是在告诉官家,当初变法失败,责任并不在于官家也不在范仲淹他们身上。
是局势的问题,正是官家用了范仲淹他们这些能臣,在新政失败后,并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动荡。
写完后,李安停笔检查了一下。
这只能算是文章大纲,需要看看有没有什么疏漏,进行增补删减。
用了两天时间,李安把定稿的文章抄录了一遍,检查没有错误的地方,便写上名字,呼了一口气。
如今会试虽然还有一天时间,但是对于李安来说,其实已经结束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