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3章 纯善朴实的人(1 / 2)

十五天时间里,库区周边所有村寨,河岔沟谷,邢毅基本上都去过了。

其间有一天到了小河湾村前面的湾河老石桥旧址。

老石桥没了,河岸的这头和那头,半截破败的桥墩,有如两头僵卧在两岸,奄奄一息的狮子,隔着河水痴痴相望。

人们从河岸两头来了一根纤绳,一条民间征集来的木船,一次可上十来个人,两岸间来回摆渡。

邢毅脑海里不停地浮现此前石桥的情景。

那石桥历史不短,距今已经百年了,过去人挑马驮,行走桥面,绰绰有余。

桥栏虽然牢固,雕琢的图案古色古香,但久经风雨,业已剥落了好几层,缝子里的石灰浆也掉了。

桥没了,记录了建桥过程的石碑却还在那里挺立着。

刻在碑上的隶体字,说的是早年一位县长,为地方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桥是他走之前牵头并动员中乡绅集资修造的,刚修好不久,人就调走了。

老百姓想念他做的好事,挑选上好青石,打磨雕琢好了,立于桥头,上面刻了三个字:去思碑

人走以后还被大家这样记住,这是难得。而在位时趾高气扬,不办实事,中饱私囊,搞得前呼后拥,走后无人再提起,才是悲哀。

他没看见石碑,一定是被大水冲到河里去了。动工的时候,就应该动员力量,把石碑捞上来,先找个稳妥的地方安放,大桥重修后还让它继续立在桥头。

要是有人觉得不合适,那就送去文物馆,毕竟百多年前的物品,镌刻的字,还有那内容,于后世人的启迪都是很有意义的。

时间不超过半年,新桥就要动工重建了。

迎面吹来一阵风,不知从哪里飞来半张报纸,直接扑在他脸上,他在拿下报纸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排黑体字:“湾河大桥设计方案征集启事。”

邢毅细看报纸上的日期,看清了连截止日在内,还有五天,也不知有征集了几个方案。

记忆中,湾河桥是交给外县的一家建设单位,施工到一半却不知何故停工,原单位撤走了,同时带走了图纸。

拖了两个月后,县里把孙国玺请去开了一天会,回来了,对内宣布接手湾河大桥项目建设,事实上是接下了一副烂摊子,宏达公司几乎耗尽财力物力才完成任务。

前世上没有看见征集启事,有没有这回事邢毅不了解,没有见过通知启事,也没有人给他说起,但不了解不等于没有。

而今,扑到脸上的半张报纸,以这种方式来通知他。

脑子里有神经敏感抽动揉捏挤压几下,弹出来一个概念,这种改变说不定就是为他而作的。

那石桥被水冲塌的那一瞬间,自己就在附近小河湾村里,一想起当时的情况,石桥垮塌时发出的轰鸣声,就会在耳边回响。

时间过去不少了,早就盼望大桥重建,能够为湾河桥重修出一点力,那就太好不过,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毕竟自己对这一行并不生疏。

小河湾村的那一夜,注定成为终身记忆,那尹天顺家的新房建设如何,始终放不下。

步伐随着心思前行,来到小河湾村,村子现在十分宁静,河水缓缓地流淌,颜色不再那么浑浊,有鸟儿翅膀平抬,从水面轻轻掠过。

听村民指点,他来到村里划给尹天顺的宅基地上,眼前堆了不少砂石,木料以及砖块,却没见人动工。

尹天顺一家人还暂住在村委会腾出来的库房里。

田组长被人从后山上叫来,与他见了面。

邢毅问:“尹天顺家房子怎么还不动呢?都过去这么多时间了。”

田组长说:“要等秋粮进家,小季种下过后就动工。”

农村讲究季节,等活路基本没了,大家都闲下来,那才是建房修屋的时候。

邢毅在厂里参加过建房,常言道,石头怕上房,看上去建筑材料一大堆,但一到往上垒的时候,根本就不够。

田组长看出来他的担心,扳起指头算账,上面的补助款加上大家的资助,量体裁衣,能修多大就修多大,不要勉强。

“上面补助了多少?”

“四万。”

这要放到往后十多年,可能上面出的钱就会更多,现在情况还不太好,这也算是差不多了。还得要提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