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15章:天下第一婚(1 / 2)

崔耕这话可一点都不夸张。

在这个时代,“孝”字并不能像袁恕己这样曲解,李显也不过是考虑到自己女儿的幸福,揣着明白当糊涂罢了。若不然,任何孝子都可以用这个理由不守孝了。

在这个时代,守孝的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比如说不能进行任何娱乐活动,不能有****,甚至不能看杂耍赴酒宴。最严重的代价是,当官的要丁忧。

而这些限制,都是有法律保证的,《唐议疏议》记载:诸闻父母若夫之丧匿不举哀者,流二千里;丧制未终释服从吉,若忘哀作乐,自作,遣人等.徒三年,杂戏,徒一年;即遇乐而听及参预吉席者,各杖一百……

现在崔耕就已经丁忧了,之所以没从京兆县衙搬出去,是因为他的旧宅子已经给长宁公主了,而新的宅子还没买好,没地方可住。

事实当,他早已不再办公,只是李显将一切职司都给他保留着而已——反正京兆少尹行京兆尹事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大唐宰相现在都十几个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没人跟他计较。

但是,若崔耕被李显“夺情”,那绝对得犯了众怒。至少在一帮清流看来,他就是大逆不道。崔耕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声望,就会付诸东流。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李显初登帝位正在兴头上,崔耕坚决抗旨的话,也不大好,甚至也对不住李裹儿——

人家为了等他,都等成老姑娘啦。

还有更关键的,李显那好说,韦后那关难过。如果崔耕拒旨,她指不定会出什么幺蛾子呢。

显然,袁恕己的目的,就是让崔耕无论怎么选,都会吃一个大亏。

最终,崔耕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接受李显的好意。倒不是表面上这两个原因,而是在历史记载中,李裹儿在李显登基之后自我膨胀,干了少天怒人怨的事儿,最终百姓无不愤恨。作为她的男人,总不能她走上这条不归路吧?

……

……

三个月后,崔耕披麻戴孝,以侯爵之礼下葬卢雄。又半个月后,正式迎娶李裹儿。

李裹儿乃朝廷的安乐公主,当然不是嫁入崔家,而是有自己专门的公主府。

为了此事,李显特意从金城坊拨了一座豪宅,赐给了她。事实上,这个宅子,就是当初张昌仪建的那所新宅。宅子刚刚建成,张昌仪还没享受几天呢,就身死族灭,全便宜了李裹儿、

出嫁当日,崔耕着紫衣饰金带,骑着高头大马,入皇宫亲迎李裹儿。

而李裹儿的装束就非常不简单了,她身居大明宫,着五色褘衣,头戴十二钿,富丽堂皇,乃是皇后的标准穿戴。

直到崔耕到了,才以红绸遮面。

再往外走更是不简单。

最前面的是清游队,掌旗一人,配横刀。护旗二人,配横刀弓箭。金吾卫折冲都尉一人,佩横刀、弓箭;领骑

四十,亦佩横刀。另外,还有执槊二十人,持弩四人,佩弓箭十六人,持槊、刀二人,次虞候佽飞二十八人。

这才是第一队呢,后面还有次内谒者队,次内給使队、宫人执扇队,乃至车驾队,护卫队等等,粗略估计,整支队伍有七八千人,绵延五里有余。

却原来,这是韦后为了宠女儿,把皇后的整副仪仗借给李裹儿出嫁了。

按大唐礼制,从仪仗上论,规模最大的是皇帝,然后就是皇后、太后并列,紧跟着才是太子,再次亲王,再再次才是公主。

韦后这么干,使李裹儿的仪仗整整提高了两格。

完全可以说,李裹儿这场婚事的风光程度,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崔耕真是深感亚历山大。

最让他亚历山大的是,李显和韦香儿这对奇葩公母儿不放心自己的女儿,亲自御架安福门城楼,要亲眼看自己女儿出嫁的全过程。

这也不合礼法啊,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然而,就是这么威风的出嫁队伍,还是有人“障车”。

“儿郎伟!吾乃陇西小子!形容窈窕,妩媚诸郎。含珠吐玉,束带矜装……”

“儿郎伟!且自仔细端详,内外端相,人品无双。夫妻恩爱,福德甚强。二女牙牙学语,五郎雁雁成行……”

“儿郎伟!重重遂愿,一一夸张。且看抛赏,必不寻常!”